美感與設計課程

焦點課程
將近距離觀察物體的局部細節置入方框中,探索比例與構成概念,將設計稿絹印於布包上。

畫龍點晴的美感素養課

封面的羅馬字體設計,規矩而美觀。運用美的形式原理,呈現秩序感。同時,探索美學的可計算理論基礎。課程包括胸章和電燒作品製作,學生可自由設計圖案創作藝品。城市空間設計實務以中正紀念堂為場地。利用限高效果,呈現突出效果。透過顏色的等高線表達平面圖的高度差,像地形圖般視覺化資訊。

#MyColorZine 我的色彩小誌

本校配合教育部108新課綱藝術領域開設給 A 群學生選修之加深加廣課程,將基礎美感課程與設計方法做連結。「基本設計」課程目標為提供學生學習對事物美感的鑑賞、設計思考方法與創意的啟發。學習內容則從生活中體察、理解設計的實用價值,應用設計的基本原理發現設計的美,提升對造形感覺與表現能力,並透過創意思考,認識多元的設計觀點與價值。課程計畫分成開口說、動手做、數位化、想未來等4個階段。

群山眾島_繪讀龍潭山海經(之於山)

台灣是一座擁有群山的海島,矗立在太平洋海床上,這片地域的文化精神可從文學家鍾肇政所述的《談海》月刊中獲得啟發。這可作為課程的引導,帶領高中生從龍潭山上觀賞大海,開拓視野。透過走讀、探究、描繪和集合的實踐,發掘身處文化的特色,將散落的感知連結起來。藝術課程作為學生學習在地生活的橋樑,從自然環境、原住民族和新移民的多元文化交融中出發。《山海經》是一部先秦時期的古籍,載有豐富的博物地理志,被古人視為博物之書。這次課程期待以手作木刻凸板《群山眾島_繪讀龍潭山海經(之於山)》突破傳統框架,圖繪龍潭展現包容異質與連結圖像的力量,用自己的方式在不斷變動的時序中繪寫屬於自己的故事!

群山眾島_繪讀龍潭山海經(之於海)

《群山眾島_繪讀龍潭山海經(之於海)》課程引領學生理解藝術家如何實踐人文關懷、熱愛海洋,透過藝術參與社會行動,喚醒學生對海洋的認知,增進海洋素養。介紹藝術家創作表達對海洋的感悟,近年有更多藝術家參與海洋祭。藝術家以社會參與展現公民責任,學生理解展覽已轉向人與環境互動,甚至地方居民參與振興。從自己做起,藉藝術與朋友分享相互理解。秉持觀察、理解、創造的快樂理念,設計能幫助生活的物品。課程啟發學生思考設計,追溯客家藍染技術,結合皮革共創獨特物品,讓包裝與眾不同。手刻板、自製零件工具、軟體繪製3D圖,3D列印個人皮革壓花,透過製作、壓印、上色技巧,遵循美的原則,完成物品設計。

塑型之間-華德福泥塑課程與美感之應用

華德福藝術課程結合主要科目,如數學、語文、自然、社會,拓展主題式課程,從藝術角度深化精神性。透過應用語言延伸,以藝術課作為入口,結合時作課程,相輔相成。搭配自然科學,泥塑課程塑造人體部位的美感學習。透過視覺造型藝術觀察手、腳、頭部,再學習人體骨骼結構塑造,課程強調立體構成的視覺藝術。

塑型之間-華德福泥塑課程與美感之應用

華德福藝術課程結合主要科目,如數學、語文、自然、社會,拓展主題式課程,從藝術角度深化精神性。透過應用語言延伸,以藝術課作為入口,結合時作課程,相輔相成。搭配自然科學,泥塑課程塑造人體部位的美感學習。透過視覺造型藝術觀察手、腳、頭部,再學習人體骨骼結構塑造,課程強調立體構成的視覺藝術。

⽵中⼈⾯紙盒

本課程以「高中生校園生活」為起點,探討學習環境中的問題,專注解決「從容取用衛生紙」的困境。進一步思考如何設計「精巧美好」的面紙盒,提供愉悅使用體驗。循序漸進,學習從「觀察任務」>「構造部位思考」>「美感組合」三階段進行。

微影創藝:動畫專題

藝術生活化/學生參與、學習 吸引學生透過藝術動畫參與課程,培養學習興趣。教學中以學習單讓學生分組討論,達成任務目標,教師給予解決方案與技術意見,鼓勵發揮創意。表達數位化/科技融入教學 利用影像藝術發展數位科技能力,學生使用手機自主學習、討論和查詢資訊,提高效率。創意詮釋化/思考、實踐 利用廣告微電影啟發影像藝術,引導學生超越課文感受,思考呈現主角心境的立體方式,培養想像力與創作能力,注入個人詮釋。

微影創藝:微電影專題

藝術生活化/學生參與、學習 吸引學生透過藝術動畫參與課程,培養學習興趣。教學中以學習單讓學生分組討論,達成任務目標,教師給予解決方案與技術意見,鼓勵發揮創意。表達數位化/科技融入教學 利用影像藝術發展數位科技能力,學生使用手機自主學習、討論和查詢資訊,提高效率。創意詮釋化/思考、實踐 利用廣告微電影啟發影像藝術,引導學生超越課文感受,思考呈現主角心境的立體方式,培養想像力與創作能力,注入個人詮釋。

SDGs 宣傳大使-資訊構成與海報設計

校內圖書館結合SDGs書展,設計美感創意課程。透過視覺圖像學習,掌握資訊重組與海報設計,表達對環境的關心,成為地球宣傳大使。學生分類重組17個目標,用架構圖統整組織。選擇一個感興趣的目標,蒐集資料,用心智圖整理,並以資訊圖表呈現。海報設計融合圖像創意,提升美感與傳達效果。

Faces Montage

\r\n以名作〈蒙娜麗莎〉介紹肖像畫,結合「畫伯 AI」App認識不同流派特色。利用立體派分析、拼貼進行攝影肖像畫。課程包含素描、數位軟體、攝影和拼貼體驗,討論比例、構圖和神韻。結合數位技術展現肖像畫新詮釋。

校園八景

從浮世繪「神奈川衝浪裏」認識江戶時代市民,富嶽三十六景到基隆八景。以「校園八景」創作,結合版畫概念、構圖、色彩,提升美學能力,培養觀察力和學校認同。結合語文與設計,展現創意與感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