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我想要帶著學生在高三基本設計的課程中透過身體的測量、色彩比例的搭配,理解「生活美感是適合的、有目的並適應於整體秩序的美」。
運用「選物誌」、「食光誌」、「美好校園提案」培養學生對生活環境的觀察分析能力,知道自己能在哪些部份對物或環境的美化表示尊重、提出建議甚至進行創造。以個人思考及小組討論的模式,在自發、互動、共好的學習情境之下進行美感判斷、工具運用的練習。
體認所謂「環境共好」的概念,將美感落實於生活情境,期待學生能夠進一步將美感知能運用在生涯發展與職涯探索。
美感預期成果
透過一學期從個人出發─美感觀察、調整為美、美感選擇的練習,培養個人美感意識,再加上小組合作─蒐集資料,觀察討論並提出具備美感元素的構思,探索美感可以介入生活的各種可能性。最後整合完成實際運用美感關鍵要素─色彩、質感、比例、構成整合設計成一本具備美感體驗歷程的檔案成果。
教師課後省思
- 問題:雖然名為選修課,仍然有部分同學的學習意願不高;學群選修是基本設計與新媒體兩門課合併選修,還有一部分同學是因為喜歡新媒體所以選修基本設計課,對於新課綱的選修課程目標及任務沒有非常理解。
對策:盡量讓同學都參與任務,指派任務安排小組作業可以互相幫忙,但也有個人的任務讓有意願學習的同學能有單獨表現的機會。因應對新媒體選修較有興趣的同學,安排一些影音記錄與剪輯的任務,讓基本設計的課程與媒體結合提高同學完成任務的動機。 - 問題:選修的同學來自高三有課業壓力,混班課程的分組作業只能盡量在課堂內完成,原本預定的進度也容易延遲。
對策:將課堂分享的部分考量學生來源,將同學作品放在共享的 miro 讓有興趣想餐與更多的同學可以透過 Classroom 與 Miro 線上平台與教師及同學有更多的互動。 - 原來教學計畫的設計是希望結合環境永續的目標,因應高三面臨升學壓力下的課程改為與生涯規劃及學習檔案設計製作應用為主的學習任務。
-
01美感穿搭─觀測
1.調出自己的膚色。 2.測量自己的身形比例。 3.回家拍照建立衣櫃中最常穿的服裝色卡(包含鞋子及襪子)。
-
02美感穿搭─合宜的選擇
1.以色卡模擬膚色與衣服顏色的搭配。 2.用色卡調整比例,記錄過程並找到三種適合自己身形的衣著比例。 3.決定一套下周要穿著展示的衣服。
-
03美感穿搭─秀場
1.同學輪流展示自己的衣著,並分享在色彩選擇與比例調整的考量。 2.同學互相給予回饋建議。
-
04美感穿搭─檔案整合
整理第一週到第三周所蒐集參考的資料,將觀察、測量─調整模擬─成果展示的歷程,整理成一個完整的檔案。
-
05美感選物─一瓶水的決定
1.教師提供開價商店賣的水,讓同學觀察分析並記錄瓶身造型、色彩、材質等設計。 2.嘗試辨別感受不同瓶裝水喝起來的口感。 3.選擇推薦一瓶兼具外觀及口感的瓶裝水。
-
06美感選物─兼具美觀與功能的推薦
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有那些具備美感及功能可以介紹並推薦同學。 1.小組討論一個主題物品,分配每位同學的推薦選物不重複。 2.以表格分析每位同學提出物件的色彩、造型、材質、功能、特色及使用心得。
-
07美好校園生活提案─校園飲食調查
1.每位同學做一周飲食觀察拍照記錄自己吃的早餐、中餐及零食。 2.小組討論提出哪一種餐點兼具美觀、美味及容易保留到課堂上做美感練習。
-
08美好校園生活提案─擺拍提案規劃
1.利用照片、紙盤規劃安排模擬擺盤的構成。 2.思考食物的選擇及味覺口感的組合。
-
09美好校園生活提案─美好食光的饗宴
1.同學將準備的食材整理裝盤。 2.分享食物選擇的考量及擺盤的構想。 3.紀錄食物及擺設。
-
10美好校園生活提案─食在有美
1.小組將上一節的圖片與文字紀錄運用構成原理製作成一張食光誌(四開)。 2.個人紀錄於美好食光的單元中在生活上的觀察與美感體驗心得收穫。
-
11美好校園生活提案─環境有美!?
1.小組校園巡禮,觀察校園符合美感要素的角落/需要改進的角落,各拍五張照片。 2.運用美感要素或美的原理原則以文字描述分析照片內的空間符合或需要改進的地方。
-
12美好校園生活提案─檔案整合
1.每組同學將一學期的小單元成果運用色彩、質感、比例、構成的關鍵要素以「美好校園生活提案」為主題討論設計並製作提案封面封底。 2.將前面單元的成果作品集結成一冊。
-
13美好校園生活提案─發表與分享
作品展示與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