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熱門閱讀
美感行動誌 課堂上的美感設計實踐 綜合 出版者|教育部 發行
「以美感創造改變,為未來世代注入韌力、培力、美力!」
歷程不是一種寫死的指南,它是一些預先的準備與思考;既包含感性的覺知,也必須回到某個理性的狀態裡。
2024/06/13 ➤打破視覺先決的慣性感受方式,以「路上觀察學」角度,帶領學生們走訪高雄美術館,透過聽覺來感受環境、搜集環境音,最後透過寫詩創作方式,呈現自己內在的聲音。
2024/06/13 ➤來自新北市石碇高中、教授美術課程的蘇郁涵老師,與輔導老師、國文老師組成課程設計小組,透過議題式閱讀、情緒測量與藝術創作,在認識自己的情緒同時找到情緒的出口。

美感學習工具手冊-色彩

色彩一直是美感課程中最受視覺藝術老師歡迎的主題之一,但也是最容易偏向理論化的課程,我們的身邊充滿色彩,而根據色彩被包圍的環境,色彩的樣貌也會全然不同,如此多變的「色彩」能如何搭配使用?正是這門課的重點。

美感學習工具手冊-質感1

當討論到某樣物件的「質感」時,我們所要描述的除了顏色、光澤、透明度、紋路等等視覺上的狀態,同時也必須描述觸覺上的狀態,如光滑、粗糙、溫度、紋理等等,有時甚至得描述物件內部的構成,實心、空心、物質密度等等,「質感」可以說是上述條件的綜合呈現。

美感學習工具手冊-構成

「構成美」若能使用在生活之物(或環境)上,人既喜歡它又持續使用它,這個知識才有普遍的機會以改變我們舉手可及、舉目望去的世界。學習與運用間的落差問題並不在學生們不知悉有何樣式,而是在多數實際條件下,「樣式要出現」可能不被認為容易或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