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為迎接⽵中⼀百週年校慶到來,及本校市定古蹟「⽇治時期磚造劍道館」、「圖書館」等建築修復整新,故設計此⼀課程,促使學⽣發現與探索校園建築設計之美。在課程中,先拍攝建築立⾯、了解攝影修正透視的物理學、再利⽤數位⼯具進⾏修正,並適當裁切攝影畫⾯,感受構圖比例與建築立⾯中點線⾯、樑柱⾨窗與光影所產⽣的構成之美。本課程實作⽔泥灌鑄杯墊,從校園建築立⾯為藍本製作杯墊模具⼀對,試著將⽵中建築之美再現於杯墊的⽅圓之間。學⽣須將建築立⾯中的元素進⾏分解,並思考如何轉換為模具的虛空間,在抽象的構成中發現美的比例,並需再重新利⽤相同元素、構成另⼀塊杯墊,練習微調版⾯構成上的韻律與平衡。
美感預期成果
- 美感觀察
- 觀察本校市定古蹟「⽇治時期磚造劍道館」、以及其他如「校史館」、「圖書館」等建築、欣賞建築中的結構、比例與構成。
- 美感技術
- 移軸攝影的概念,數位修圖軟體的使⽤、製作模具、混凝⼟灌模的基本概念。
- 美感概念
建築是凝固的⾳樂!對稱、反覆、平衡、韻律之美
教師課後省思
- 教師在109下學期⾃⾏主導研發本課程,是由建築欣賞課程衍⽣出來的杯墊設計,並寫入110的美感計畫中再以⽵中校園環境為題做⼀個更完整落實的課程發展,但可惜後來因為學⽣對⽔泥灌鑄課程的期望不同(希望有立體的作品)⽽沒有徹底完成本教案實驗。
- 也由於近兩年下學期課程因疫情影響,使得原本打算以暑期營隊參訪建築,及欣賞後帶領完成本單元的實驗課程,也無法施⾏,感到⼗分遺憾,教師擬於111學年度⾃⾏將本實驗課程再次進⾏,期能完成本單元設計的原始期望。
- ⽔泥打造杯墊的概念,近年與台電的⼈孔蓋杯墊文創品相近,⽽本單元以樂⼟⽔泥為材料,除利⽤其速乾性、⽅便學⽣快速獲得成果,亦能感受環保⽔泥的使⽤並思考未來建築材料上的更多替代⽅案,是⼀個可以將永續建築概念融入課程的反思。
- 同時考慮未來是否仍要要⽔泥製作杯墊?或是能與其他例如家政課程之烘焙食材來製作,除了可以增加完成後食⽤的樂趣,也是減少做出失敗⽔泥作品製造太多無法回收的廢棄⽔泥塊。
-
01⽵中校園建築觀察
1. 從⽵中即將迎接100週年校慶談起,讓同學⾛訪校園,欣賞本校市定古蹟「⽇治時期磚造劍道 館」、「校史館」、「圖書館」、「新⺠樓」、 「諾⾙爾獎紀念碑」、「⽵中校⾨精神堡壘」、 「⾳樂館」、或「體育館」等建築,並利⽤⼿機 或相機拍攝⾃⼰覺得很美的立⾯。 2.上傳作業後,老師介紹拍攝建築空間照片透視上 的修正⽅式。並指導同學,剪裁修正、擷取符合美感的構圖。 3.教師收集知名建築之標誌設計,藉此探討建築外觀與立⾯設計美感構成。
-
02構成之美與模具設計
1.將⾃⼰最喜愛的建築照片重新繪製在杯墊模具草 稿紙上,規格為10X10公分⾒⽅,同學可以選擇 製作⽅形或圓形 2. 發下本次課程基本材料,並解說製作流程 3. 以防⽔紙板或保麗板切割出畫⾯中的幾何造型, 並思考灌模後的虛空間凹凸,使杯墊產⽣如預期中的淺浮雕圖案 4.複製前⼀組基本元素的零件,重新產⽣⼀個具有美感構成的杯墊圖案
-
03認識混凝⼟與清⽔模
1.確認同學的模具都正確地設計製作完成 2.介紹混凝⼟在建築史上的意義,簡介其特性與使⽤⽅式,還有模具灌鑄上的眉⾓ 3.灌模完成,等待脫模
-
04⽵中建築杯墊完成
完成脱模與打磨,繳交作品、拍照與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