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蒐集校園中的色彩,加上季節元素,製作屬於校園一角落的系列色票與卡片。
運用構成的形式製作明信片及筆記本封面,學生規畫出具有美感的構成圖形,搭配色彩意象,自行創造屬於自己的色彩表達。
透過「作業本封面配色」,思考在成套配色中彼此的要素與協調性,製作一個美的封面設計。
以色彩單元作為切入的面向,特別是學生生活上每天觸手可及的小物件,去發現色彩問題及配色變化。
讓學生發現色彩配色與美感的關係,以水果為主題畫出各人色彩意象的顏色,探討色相及色系的差異性。
運用構成的形式製作明信片及筆記本封面,規畫出具有美感的構成圖形,搭配色彩意象,自行創造屬於自己的色彩表達。
以色彩作為課程主要概念,透過六堂課,引導學生察覺美感來自「排列有秩序」和「與空間協調」。
以舊衣為改造素材,讓學生進行色彩分析,並重新以個人手勢構圖,結合布材、線材與色彩的搭配,直覺性重新認識自己。
從校園中的落葉培養學生對色彩的敏感度,進而讓學生調出最適合自己的『秋裝』色彩。
透過認識「城市色彩」重新探討色彩配置與城市文化的美感,發現生活環境色彩。
以手機座色彩配置引起學生動機,建構自己手機座配色風格,設計與發表討論,講評與美感課程的反饋。
本設計以「色彩」為主軸、「質感」次之,運用各種材質特點,設計出視覺饗宴的美食。
透過課程認識色彩的選擇與搭配可能改善我們環境空間的視覺美感,正確選擇搭配協調的色彩可以讓環境景觀更舒適自在。
本課程活動透過六小時安排,建立學生對環境事物美感探討,讓學生從生活題材的經驗累積中探索美感學習歷程。
透過簡單操作,對「色彩」有基礎認識與了解。對於將來進入職業類科能懂得運用美感的可能。
期盼能透過認識「調和」色彩,學習單一色系也可以創造簡約的色彩美,感受色彩的減法美學,並培養對色彩之美的欣賞能力。
從學校旁的大型生態公園開始,透過色彩歷程找出最適合的色彩組合,並安排於簡化的造型之中。
從生活中搜集並轉化圖像進行絹印版畫製作,讓學生實地感受色彩的運用、圖與袋子間的比例、構圖的構成、與絹版的質感。
運用平板及著色軟體,讓學生學習色彩感覺與配色經驗,並應用於生活中,針對不同屬性的空間決定合宜的色彩搭配。
由學生觀察拍攝生活中的角落,藉著配色網站來為自己拍攝的照片製作色票,並分析色票中各色彩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