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色彩意象像不像

核心概念
  • 了解色系與色相的差異
  • 學會相同的色調及衝突的色調
  • 找出配色規則
  • 發現配色規則的特色
美感知能
  • 色彩意象
  • 相同的色調
  • 衝突的色調
  • 顏色搭配比例關係

課程概說

引導學生發現色彩配色與美感的關係,以4-5人一組的互助學習模式,操作有關色彩的調色與配色並由分組討論出好的配色,整理出配色的規則及特色。由調色到配色,在六堂課裡發現好的配色關係與美感。
以水果為主題畫出各人色彩意象的顏色,探討色相及色系的差異性。依每個人上次所調出的主顏色,再做色彩意象的延伸,但不能脫離主題,練習調出心中延申意象的顏色。
以上次畫出的延伸色彩,切割重組貼到白色厚紙板上,進行配色練習。以配色練習成果討論色彩關係,是相同色系或是衝突色系,及相同色系及衝突色系的比例關係。
各組以全班每個人所做的配色練習成果做排列組合,並說明配色組合排列的規則。最後,各組選出一組中組合得最好看的組合,作說明並評分。

美感預期成果

1.了解色系與色相的差異。
2.相同的色調-可以將複雜的元素統整在一起,整體看似單一卻有些微變化。某個顏色作為的主色系,相同色調不同深淺的顏色,     沒有特別凸顯的元素,因而能將複雜而且多層次色系統整在一起,使整體的視覺效果和諧。
3.衝突的色調-掌握好衝突色調或黑白對比的比例,容易抓住人的目光,創造易於辨識與記憶的畫面。人的視覺天生就容易受到飽     和色彩的吸引,因此,在生活中,到處都可以看見運用飽和色彩的例子。飽和色彩的使用,最重要的關鍵在於搭配,而主從關係     是搭配的重點。此外,適當比例的顏色搭配,更能讓整體充滿動態活力。
4.找出配色規則。
5.發現配色規則的特色。

教師課後省思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了解生活中大部分的人對事物有其色彩的刻板印象。在討論之中,了解到因為每個人的經歷的經驗不同,所以對認定的顏色色系會不同。就算是認定的顏色相同,也會因個別差異而產色差。

在實作操作過程中,學生可以準確的調出自己想要的顏色,作出相同類似且有差異性的八個顏色。練習使用美工刀及切割墊,並可快速切出三公分乘以三公分正方形方塊。在組合八種顏色色塊及欣賞別人組合的討論過程中,感覺出色彩組合美的原則。色塊組合的成果,讓學生感受從單一色塊,到類似色塊、對比色塊,如何編排不同色塊,要如何有計畫的呈現所想要的色彩效果。

課程規劃
  • 01
    水果意象

    每組以不同水果為色彩意象的主題,每人調出該物的顏色。討論色彩意象為什麼會因人而異?分組發表所得結論。

  • 02
    色彩主題

    以每個人上次所調出的主顏色,再做色彩的延伸,但必須不能脫離主題。

  • 03
    配色延伸

    以上次畫出的延伸色彩,進行切割重組,自行配色貼到15cm方型的厚紙板上。

  • 04
    配色特色

    各組票選出組內配色最好看的一張,討論分析配色原則及特色,並將討論內容記錄到學習單中,並進行各組發表。

  • 05
    成果分享

    各組以全班每個人畫出的方塊做排列組合,在學習單上做紀錄並發表為什麼這樣排列?老師將排列出的組合拍照,下次上課將照片投影出來讓學生票選評分。

  • 06
    總結

    選出一組中組合得最好看的一張,討論出為什麼好看並評分。

黃珮綺
嘉義市立南興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嘉義市立南興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