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無與倫筆─筆記本封面構成設計

核心概念
  • 構成中的比例及平衡
  • 色彩的配置與比例關係
  • 比例與色彩運用於平面作品的和諧搭配
美感知能
  • 理解畫面安排中的美感元素,構成(主)、色彩(輔)、比例(輔)
  • 能理解畫面構成的美學
  • 能思考以色彩表達抽象概念
  • 能透過自己的作品進行表達與反思討論
  • 能以分組討論方式欣賞多元的美感表現手法

課程概說

本課程實施於私立中山高級工商職業學校,教師現任教於嘉義縣立大吉國中。

本課程以「構成」為主,「色彩」為輔,學習二者之間相互搭配出和諧的畫面安排,並從中進行構成與色彩之間的相互關係。第一週讓學生觀察生活中構成的美感,並分組討論思考線條分割及幾何型在畫面上的構成。第二週介紹色彩原理、色彩意象,並著重於色彩比例的安排及生活中的運用。第三週用明信片帶入色彩表達,讓學生自行規劃比例大小,用顏料調配出所選擇的色彩組合填入比例方格中,讓學生思考色彩比例的變化及感受。第四、五週結合構成與色彩的單元,以筆記本封面設計作為成果作品,學生已能思考構成的形式,在筆記本封面上規畫出具有美感的構成圖形,並搭配色彩意象的練習,可自行創造屬於自己的色彩表達在封面上。最後一週為學生的分享及討論。

美感預期成果

1. 學生能運用色彩比例製作出一張具有美感的明信片。
2. 學生能學會構成與色彩製作出具有美感的筆記本封面。
3. 學生能思考構成與色彩間的畫面搭配是否有美感。

教師課後省思

先對於教具圖卡與作品呈現的連結可以多一個引導方式,教具圖卡是以小塊面組合去呈現畫面結構,但後期的明信片與筆記本內容屬於使用紙膠帶去做切割,轉變成是用線條來構圖。在實施上轉變有點不太一樣,在後三堂的課程中可以多練習用長短不一的線條圖卡在黑板上練習構圖。學生的圖像連結與思考的模式會更適合。
<調調看>的課程中學生對於指定印象的顏色與調性挫折感很大,會一直詢問顏色是否正確,在課程實施後來用使用顏料的組別去進行小組討論,在效率與時間上比較能夠符合,假使是個人去決定印象顏色與調性的作品則需要兩堂課的時間。而在進行使用紙膠帶進行構圖時,一開始設定是切割成不同大小的矩形,會有同學希望能使用斜線或者跳脫原始構圖去自行創作。如時間許可也可以延長實作時間,讓學生額外再貼一張自行創作的構圖,在指定顏色下塗上兩張不同的結構畫面,再去延伸探討哪一個適合。
<筆筆看>的課程中,在不同的群科裡面會有不一樣的課程調整,汽修科中在色彩表現上練習色彩明度,讓他們調配出四種顏色來進行畫面的配置。幼保科已有上過色彩學等專業課程,在此課程中不會有太大的限制,讓幼保科同學能有自由發揮的空間,也針對色彩細微變化去找出適合的搭配。除了色彩的塊面外,在還沒有撕下紙膠帶的過程中。引導讓畫面平衡的方法可在原本有顏色的塊面再加入幾何圖形,讓幼保科的同學能夠嘗試另一種的畫面構圖練習。
此課程建議可拉長一至兩周的緩衝時間,針對不同群科的特性分別會再不同單元進行加強與引導。汽車科在<調調看>課程前可針對畫面結構再進行分組討論練習;資訊科構圖中表現最佳,但在調色的過程中建議增加一節課來練習調色技巧,指定顏色讓資訊科同學調配出來;觀光科同學在成果發表的課程十分踴躍,可增加時間讓他們進行小組分享與討論。

課程規劃
  • 01
    構構看(構成)

    1.畫面分割所產生的構成美感(線條/幾何) 2.畫面中的物件位置安排 3.遊戲方式進行活動,藉由圖卡讓學生討論出不同幾何的構成。

  • 02
    彩彩看(色彩)

    1.色彩的表達 2.\t基礎色彩學 3.色彩與比例的觀察及生活運用

  • 03
    調調看(色彩)

    1.色彩組合(不同的色彩印象搭配不同的情境的色彩表現) 2.色彩調和 3.色彩比例(明信片)

  • 04
    筆筆看(構成+色彩)1

    1.筆記本封面設計 1(以紙膠安排畫面的構成) 2.畫面構成的討論

  • 05
    筆筆看(構成+色彩)2

    1.筆記本封面設計 2(填入自己所設定的色彩組合) 2.色彩比例與畫面間的安排

  • 06
    想‧享看(成果發表)

    分享發表與討論

蔡孟娟
嘉義縣立大吉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嘉義縣立大吉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