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為全桃園市首座一設校即完成專屬CIS學校識別系統整體規劃的學校,學校建築中的校鐘、圍牆上的鐵窗窗花、中庭地面、羅映樓牆面,LOGO與建築多次以巧妙方式結合為一體。
學生從圖樣面積在臉部特寫面積上的比例適切性,並能延伸了解「比例」影響美感以及主題的呈現。學生能以「比例的眼光」觀看各種物件或各種圖樣的設計,累積審美經驗。
本課程活動主題為美感「構成」構面之設計,透過以發現為主的初階課程中,建立學生對美感構成的認識,提升學生對於美感之感受,且從生活中找尋題材,如公司企業行號、校徽LOGO及名片、座右銘鑰匙圈等構成要素分析,再藉由草圖設計、使用Inkscape軟體,將圖片與文字等元素做適切配置,設計具美感的名片設計及鑰匙圈等,經由雷射雕刻機輸出等,讓學生在發現、觀察與實作中累積美感經驗。
在活動中,透過練習中循序漸進帶領學生發現構成,從探索學習到抽象的大量訊息不再是分解的文字,而是可以依照其內容理解成一個一個的幾何區塊,再依照每個區塊的輕重緩急、從屬關係安排在一整體之中。
藉文章內容和文宣的分類、群組和位置關係配置的歷程,理解明確的主從關係
大到建築物構造體,小到原子筆、立可帶等,這些都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和用到的構造物品。課程以「構造」為主軸,思考其構造美的要素有哪些,進而培養其自身的美感經驗。
本次課程以花磚為主題,從基本的塊面分割練習開始,到單位形、二方/四方連續的實作
以生活中的模矩設計實例,帶領學生觀察其中的秩序性、比例的運用、構成的美感
本課程以手繪印花圖樣進行實驗,期望透過手繪印花設計讓學生探索與嘗試應用秩序構成
本課程以「結構」構面為教學核心,從建築中的窗戶思考窗的功能及意義
思考生活中會用表情符號取代文字,從圖案與文字、文化的關係、自己的關係這兩個層面來探討圖案文字與生活間的關聯。
學生能夠理解,版面構成中,造型設計、文字資訊等架構層次的視覺美感
構成,關於位置的學問,關於「在一起」的位置
從最貼近生活的食事,感受構成中的組合方式能決定構成樣貌
把單一畫面畫成系列卡片,將無形體的色彩,變成手上可以觸摸把握的物件
藉解構書籍,讓視覺上的「色彩」與「構成」結合成花色的探討
由生活中最熟悉的「 色彩」來探索,用各種對各種生活中「色彩」的認識
從環境色中分析色彩的關係,擷取色彩,加入主觀配色探索合宜的色彩條碼,探索不同的色彩層次
透過故宮的 OPEN DATA 專區中的線上博、教學資源區等孩子能對質感產生鑑別意識。並達到材料質地呈現回應功能的想望
在美的原理原則基礎上學習,讓同學們了解到構成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