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原定課程設計為從校園生活素材的擷取搜集開始,學生們調和顏料而重現彩色,看到的並不是色票取樣的單一結果,更是調色過程中漸變的無限可能。把單一畫面畫成系列卡片,也是將無形體的色彩,變成手上可以觸摸把握的物件,彷彿讓課本上的色環實體化,跳脫書面而回到日常環境之中。最後,散落一地的色票,成為顏色的資料庫,鼓勵同學嘗試排列組合的可能,更放大所有人的視覺感知。課程向我們展示著,若對於日常生活,能夠有意識而敏銳地觀察再現,則製作技巧本身不需複雜,也能成為極富感染力的美感操作。
因遇到疫情停課,將課程設計調整為線上課程,和學生用鏡頭互動家中的色彩變化,並運用線上電腦網頁軟體試圖擷取環境色彩,發現生活色彩的多樣性。開學後,延續停課所學色彩,每個人製作一個小色塊,最後將色彩總動員成為一個集合,過程中思考色彩的搭配,色彩的屬性,合宜的集合色彩是甚麼?每個人為一個小單位元素,集合後如何讓色彩具有合宜性和整體性呢?
美感預期成果
美感也不單是知識,也不應該是生活教條規範,他應該是合於用的目的,並適應於整體秩序的。而是在生活上便是比剛剛好更多一些的展現,所以「美感教育」不是技術的學習,他來自為生活累積之經驗,當我們開始對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敏感,便會開始願意開啟發現、探索、體驗、嘗試、運用、整合的歷程;換言之,「美感教育」是一種素養教育,也是一種自信心的養成。所以我想要帶著學生藉由活動開啟五感體驗,累積感官經驗,探索生活中的色彩關係,並重新觀看自己與觀看他人,尋找合宜適宜的色彩關係。漸漸能關切和發掘生活周遭中自然物之美。對其形、色、質的觸動若能與人心念和意象聯結,轉化為創作材料,欣賞色彩、運用色彩讓生活中更具有美感。
從生活中擷取色彩繪製調和成色票,將所有色票集中觀察整理討論,色彩的聯想與描述,色彩的意象感受與色彩故事,怎樣的色彩組合是合適的? 怎樣的色彩組合可以觸發感動?怎樣的色彩組合是有焦點的? 什麼是具有美感的色彩組合? 你覺得這樣的顏色「適合」嗎 ?為什麼?「喜好」 的顏色和「適合」的顏色差別在哪? 最後從多樣色票中選擇適合色彩組合,將其配置在畫面中,成為自己的色彩組合。
(一) 學生能藉由活動開啟五感體驗,累積感官經驗,並重新觀看。
(二) 學生能透過校園實地踏查,感知色彩,讓學生更加了解自己與所在環境的關係。
(三) 學生能透過生活色彩的採集,能了解色彩豐富的多樣性。
(四) 學生能從生活經驗覺知「色彩」的概念與美感的關係。
(五) 學生能從體驗畫面的節奏感,豐富學生的美感經驗,生活中就有美,讓美感俯拾皆是
探索生活中的色彩關係,尋找合宜適宜的色彩關係。
教師課後省思
每一屆都會執行美感色彩課程,每一次的美感色彩課程當中,都會因為學生的特質而有所調整,唯一不變的是:堅持讓學生用水彩調和出色彩。
色票的搭配和選擇操作可以讓課程執行更順利,但學生在調色過程的經驗可以思考更多,或意外得知更多色彩的可能性,思考也會因為調和操作的關係而可以有更深一層次的思考。這次的色彩課程因為停課的關係,進而調整課程實施的方式,改成由線上視訊互動,與網頁APP來擷取色彩,開學後繼續延續執行課程,讓色彩的思考轉換成實際的操作。
-
01感知美感、蒐集美感
1.\t透過校園實地踏查,感知色彩,讓學生更加了解自己與所在環境的關係。 2.\t透過生活色彩的採集,能了解色彩豐富的多樣性。
-
02觀察擷取、色彩大風吹
1.\t色彩大風吹,線上視訊鏡頭請學生提供老師指定的色彩 2.\t將同一色系的物件放置一起 3.\t討論與覺知色彩的多樣性
-
03色彩調和、觀察色彩多樣性
1.\t觀察生活周遭美感、擷取美感色票 2.\t用APP找出所看到的色彩 3.\t實際操作色彩的調和性無限可能 4.\t思考色彩資料庫組合的可能 5.\t如何運用網路程式擷取色彩
-
04感受意象與思考
1.\t色彩的聯想與描述? 2.\t色彩意象感受與色彩的故事? 3.\t怎樣的色彩組合是合適的? 4.\t怎樣的色彩組合可以觸發感動? 5.\t怎樣的色彩組合是有焦點的? 6.\t什麼是具有美感的色彩組合? 請學生挑選一個色彩並調出或找出合宜搭配的色彩,各種不同的色彩組合分享與討論,眾多當中挑出合宜的組合,為什麼? 7.\t思考與討論分享。
-
05聯想思考、生活案例試驗實作與分享
1.\t每個人製作一個小單元,色彩可搭配類似色或自由搭配 2.\t從每個人的色彩單元中發現了哪些色彩?色彩的比例分布? 3.\t討論生活中色彩改變空間的例子 4.\t當一個空間需要有整體性時,是否需要幾個主要視覺色系?
-
06合宜運用討論
1.\t試著歸類一個主題空間,想像中適合合宜的色彩搭配,並實際拼貼出來 2.\t分享與討論各個空間的感受與色彩的運用 3.\t個人色彩小單元VS 整體單元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