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文字中的小情緒

核心概念
  • 能善用文字拆解並融合圖案的構成方式,打造全新的標語設計,完成作品。
美感知能
  • 察覺文字設計師設計文字的美感與構成
  • 運用色鉛筆、水彩描繪出設計的字體

課程概說

本課程透過安妮新聞的表情符號單元及「表情符號」這部電影,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會用表情符號取代文字是在什麼情況?從圖案與文字、文化的關係、圖案與文字、自己的關係這兩個層面來探討圖案文字與生活間的關聯。最後,標語的產出,同學解讀他人的成果時或許會有錯誤,但也回歸到課程設計初衷,文字的演化是需要有集體共識及文化影響,需要時間去發展,從課程的最後讓學生回憶創作的過程,希望藉由這種後設認知的學習方法,達到學習的目標及成效。

美感預期成果

學生經由課程了解基礎的文字設計,能從生活中發現表情圖案傳達的意涵。藉由站在大師的肩膀學習、透過老師的引導,學生手寫能力提升,且可以瞭解字體的美學構成,並且自行運用英文字、標點符號、表情符號構成創意標語。最後期望學生後設認知自我察覺到文字是一種溝通與傳達的藝術,需要時間及文化累積出來的。

教師課後省思

學生之前沒有製作名片的經驗,也沒有看過太多範本,因此在事前需要準備多種各式各樣的名片供學生參考,不然很容易製作出比較制式化的名片設計。
之後如果再次操作此課程,可以請同學自己搜集喜歡的名片設計到課堂上分享!
因為本次課程計畫融入許多文字相關設計,最後在成果上也能看出學生前面幾堂課吸收的多寡。

課程規劃
  • 01
    第一堂

    能透過自己生活經驗,解讀表情圖案的意涵,正確的講出電影名字。

  • 02
    第二堂

    能欣賞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並說出與中文文字的不同之處分別有哪些。

  • 03
    第三堂

    知道自己姓氏演變的由來,且瞭解如何運用圖畫表達自己的姓氏。

  • 04
    第四堂

    觀察字體中的結構,從中發現變化。

  • 05
    第五堂

    能運用英文字、標點符號、表情符號組合成中文字。

  • 06
    第六堂

    分享作品。

李怡萱
花蓮縣立壽豐國民中學 教師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