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傘傘動人~色彩與構成

核心概念
  • 學會美的原理原則
  • 學會色彩的類似色、互補色等原則
美感知能
  • 了解色彩的搭配
  • 利用紙膠帶拼貼
  • 利用基本型設計、排列

課程概說

配合權民教育實施,在繪製社區地圖同時,觀察校園及社區色彩,感受色調相同或相反會產生不
同的色彩感覺、自然環境條件與生活需求會影響人對顏色的認知,進而發展出各地獨特的色彩。
結合「環境色」發現除了本體顔色以外的其他色彩變化。從環境色中分析色彩的關係,擷取色彩
加入主觀配色探索合宜的色彩條碼,探索不同的色彩層次,思索改變的可能性並融入生活形成美
感經驗。結合彩繪透明愛心傘的活動,請學生思考如何將色彩條碼融入實際生活情境,透過與環
境的對話達到和諧的效果。除了實用目的之外,提升學生對色彩的感知與敏銳度,讓生活有感,
到感知美感,進而達到美感生活的目的。

美感預期成果

 

希望學生從美感電子書中了解什麼是「色彩」,透過鏡頭記錄環境中的各種顏色,從校園、
社區環境中探索,發現不同區域的代表色,從微觀角度發現我們平時視若無睹、很少會特別去
觀察到的色彩變化。分析環境色彩的組成,不同時間或情境產生的色彩差異,從主、次關係與
加上「主觀色」後色彩的前後對比。最後運用在生活中,為使色彩與環境巧妙地融為一體, 學
生須思索如何搭配和諧的色彩,了解配色的重要性,進而思索如何運用色彩在平面明信片及立
體雨傘中,進而提升生活的品質。本教案之美感概念教學目從微觀角度重新審視我們平時視若
無睹、未曾特別去觀察「生活風景」的色彩變化,並與實作物之關聯性;知道和諧與衝突的色
調了解色彩與環境的關係,分析環境色彩的同與異。

教師課後省思

 

1. 材質運用侷限性:
(1)原百色色票紙膠帶停產,不足部分只能購買類色產品替代。
(2)卡典西德顏色有透光和不透光的區分,但能買到的顏色不夠多,貼在打開的
傘面時沒有問題,但是收合多次時,卡典西德有時會捲曲黏合。
2. 具象與抽象將平面設計圖轉換貼在雨傘的傘面稍有困難,會因為角度、曲
面,產生施作剪下來的面積和所需的面積稍有落差,無法完全吻合。
3. 跳脫具象圖案以抽象點線面呈現的方式對學生稍有困難。
4. 課後加入安妮新聞,讓學生與其他沒接觸課程的人更能了解大橋頭社區。

課程規劃
  • 01
    認識色彩之美

    生活美感電子書認識色調

  • 02
    攝影以學生為模特兒配上環境色寫真

    請學生思考雨中情境,在不同環境(校園、社區)做環 境色寫真,以 XueXueColors APP 進行拍攝,鬆捕捉 社區的文化色彩,並透過活動思考物、我與環境的關 係。

  • 03
    將拍攝的美圖轉化為明信片色彩靈感

    選擇可以為明信片素材,選出色系,加入主觀色,探 索合宜的配色,比較加了自己挑選的顏色後,以幾何 色塊呈現,並對照其與照片之差異。

  • 04
    為透明的「愛心傘」披上環境的外衣

    搭配先前攝影圖像及明信片,再次運用上一堂課所選 出色系、主觀色,設計相關基本形(如樹葉、石頭、 欄杆、建築物等

  • 05
    完成愛心傘製作

    利用卡典西德色背面畫出三款不同比例的基本形 (大、中、小),思考聚散、大小、主從關係後剪下圖 案貼在在透明傘上

  • 06
    美感發表

    帶著彩繪環境色的雨傘,重新思考人與環境的關係, 並以一句話描述色彩的感覺,攝影方式記錄成果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