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焦點課程
將近距離觀察物體的局部細節置入方框中,探索比例與構成概念,將設計稿絹印於布包上。

環境教育-探索宇宙

參考教學指引提示的引導程序,先讓學生對這份報紙的封面感到好奇,接著請學生表達對角色、場警、物件、顏色的感覺和看法。然後,我帶著學生一起瀏覽報紙的每一頁主題,引導他們去思考太空有關的議題。

校園行動誌

本課程希望透過認識環境美感要素,同學們將共同探索校園角落的細節與樣貌。透過反覆的討論過程,培養孩子觀察、發現、覺察能力,思考如何預防與解決,提升學生對於環境感知力。

進擊的質感光影

本課程希望學生在創作過程中,可以受到戶外環境的啟發,將自己的觀察和體驗轉化為紙質燈的設計和圖案。這種結合形式也可以促進學生對於環境保護和永續發展的思考。學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然資源的珍貴性,以及保護自然環境的重要性。

萬花筒環保提袋

利用課程前一天請全班同學將用餐後,一同去看平時全校的廚餘量及廚媽如何分類。從中希望建立學生平時就要有愛物惜物的想法。簡報檔讓學生了解暖化帶來地球生物、環境的浩劫。很多生物都快滅絕及全球暖化…例如:綠蠵龜事件、北極熊越來越少….. 接著請學生從觀賞的影片中是思考問題點及解決方案(思考為何學校規定27度才能開冷氣、希望大家節約用水….)希望大家能能重視環保問題。接著播放政府努力推廣利用黑水虻將廚餘消化。

再造-金繼與水彩之美

第一階段,課程以水彩四大技法與特殊技法為基礎,啟發學生創作的靈感,構圖於畫紙上。第二階段,讓學生採用手撕或剪刀劃破紙張,顛覆原有畫作,將原本完整的畫紙,化為不完美、不完整,換個角度欣賞破碎之美。第三階段,將碎片重新拼湊,融入個人美感的體驗,綻放出獨特的形態,勾勒出另一番風貌。

光影追逐.空間玩趣

本課程主題為「光影隨形」。藉由複習一年級時學過的美的形式原理─反覆、漸層、對稱、調和、對比、均衡、節奏、單純等構圖方式,用色票、色紙剪貼,依照原理形式練習構圖法,經由到戶外觀察光影邊畫,與同學討論影子呈現符合哪一項美的形式原理,為後續小夜燈的製作有初步概念。

Wood 藝 Yong

課程將從美感觀察開始,讓學生從日常生活、物品和周圍環境中觀察各種不同的紋樣。透過這些\r\n觀察,學會如何辨識、理解並欣賞不同的紋樣,從而培養對美感的敏感度。

我的膚色

大村地處都市邊陲,有許多新住民,對於不同國家的認識,多有刻板印象,膚色是其中一個\r\n很重要的視覺判斷。希望利用本課程讓學生發現自己,建立正確的膚色概念。

News Reports

課堂中以先從認識安妮新聞開始,介紹並讓學生接觸,再藉由分組共同討論出報紙的不同,再深論這樣的不同有什麼原因,藉此幫助學生提起興趣與認識報導文學。

校園美一角

本課程將從版面編排切入、讓學生了解排版中的字型風格、字級大小、字距與行距、留白與邊界等、圖文大小等比例關係在版面美感上的重要性。透過原貼貼紙和黑白灰塊面比例設計,實作海報版型設計,探索比例概念。

校園美一角

課程中主要帶領學生檢視學校空間配置,來對學校進行總體檢,空間、使用效能、安全等,從使用者觀點提出需求,打造學生心目中理想的校園,共創優質的校園學習環境。

植物排排讚

人從自然而來,都市化後人與自然逐漸脫節。盆栽是現代都會人試圖與自然連結的窗口, 藉由盆器擷取一小塊自然的元素,讓盆栽裡的植物,啟動了人類最深層的原始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