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由「驚喜製造」等單元五感體驗去進行設計,重新喚回感覺與記憶,平衡我們的感官世界,再將鮮活的感官世界帶回現實生活當中
以「色彩」、「構成」為課程主題,透過生活餐飲甜點的美感試驗練習,讓學生關注色彩調合、色彩與構成關係。
分組觀察生活中或教室理有關結構物,並建構立體結構各種組合形態表現。
希望學生運用自然界各式質感結合造型物並兼具美感,體驗視覺質感、觸覺質感建立個人質感記憶資料庫。體驗對質感之美經驗,並結合發想成生活中的各式創意造型的物品。
在透明餐盒內進行格線分割練習,擺置出一盒有美感的零食餐盒。
引導學生從環境中觀察合宜的配色,並應用於手工皂色彩及製作計畫之中。
以組件拆解的遊戲,體驗構造物的工具意義與造形的關係,整合構享空間美感力。
透過分析個人使用 LINE 的經驗,察覺對生活的影響,思考在使用上的注意事項,並創作自己的 emoji 貼圖。
針對畫面需求挑選出合宜的照片,能以一個統整性主題或顏色或形狀將畫面做出整理,並且能挑選出較美的版型做模仿或自行創造出合宜的版面模板,展現出不同以往的美感。
成品探討讓物件中可動的關鍵來自於「構造」方式,利用單層或多層的紙張疊合,在適當處裝置「小零件」,讓紙板產生各式不同的可能性,進而產生「翻翻轉轉-創意流轉新天地」立體轉動的樂趣。
以校園內花草樹木葉子為發想,排除多元色彩的干擾,留下以單色藍色層次的物件外形,讓學生觀察藍晒剪影下植物對稱、漸變、反覆、比例⋯⋯的美感。
讓學生有對「質感」一詞能有畫面圖文的聯結。 以水泥盆器呈現,讓學生自由聯想該盆器如何展示或運用於生活之中。
以拓印、複寫收集質感,同時也以黑白攝影的方式蒐集質感,再以雷射列印或影印機列印出黑白灰各式材質底紋,藉用質感底紋的堆疊與排列,進圖像的拼貼。
運用紙纖維的特質,包覆形塑自然曲線的包容力,結合多元材質的質感,將截然不同的媒材相容轉化,呈現纖維多變風貌時鐘的設計。
課程先探討植物與容器的關係,並透過反覆比對,探討植物與花盆色彩的搭配,利用構成的美感概念組織多變的植物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