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翻翻轉轉-創意流轉新天地

核心概念
  • \t物件分析中,精心設計的「構造」讓純藝術或工藝品增添了工具意義;「構造」涉及了「任務─部位─外觀─細節」。在同個敘述主題中,讓學生操作【美感作品中添加「構造」元素】。
美感知能
  • 實際紙板加入金屬小零件構造的原理─運用在轉、拉、翻等
  • 準確定位每張紙疊合後挖空、裝置或黏貼相對位置
  • 利用不同的紙張接合方式,設計能產生的動態生活物件

課程概說

物件分析中,精心設計的「構造」讓純藝術或工藝品增添了工具意義。我們便利的日常生活中其實充斥著功能複雜的工具或零組件,無論小至釘書機大至汽、機車,若將單一組件拆開,任何組件都需要「組合結構」才能互相串連。在平面紙板增加了許多小零件,能夠藉由翻、拉、轉等動作看見不同的圖像構成,產生動態立體的樂趣。實驗計畫開始之前,前期課程將探討紙張與紙張的接合方式(黏、串、榫、釘)並進行練習。成品探討讓物件中可動的關鍵來自於「構造」方式,利用單層或多層的紙張疊合,在適當處裝置「小零件」,讓紙板產生各式不同的可能性,進而產生「翻翻轉轉-創意流轉新天地」立體轉動的樂趣。

美感預期成果

在立體作品上增加動態效果產生趣味,進而從構造中發展美感,修正或簡化構造本身,讓其更為輕巧而不影響作品主體。經由立體的生活物件可「動」的關鍵─轉、拉、翻,可以看到不同形式的展現趣味不盡相同。從平面到動態的創作需於作品中增添「構造」元素,無論進行至哪一個階段,皆能對於平面上的動態構件有動手設計的成就感。呈現不同的視覺效果,學習如何將紙張疊合後挖空、裝置或黏貼縝密的位置計算,及紙張的接合方式,紙張動態零件的設計,經由階段性力行「做中學」的操作課程。

教師課後省思

  1. 每一節可以給學生一個立體結構的概念及練習,並如何在生活中運用並借用網路影片觀賞教學基本技巧。
  2. 練習的過程以白色的紙張可以減少干擾,且紙張建議要以稍厚一點,不要用普通列印紙張。
  3. 本單元以小書紙張立體構造變化為主軸,並配合上學期的美好時光旅行趣,以電腦排版構成列印彩照,以減少學生在小書內容構思負擔,而是挑選最值得回憶的照片呈現,也算是給學生在學期間的回憶錄,因此最好增加二~三節,以有色又有厚度的紙,來重新組合製作完成。
課程規劃
  • 01
    釦釘扣合轉動練習

    1.\t說明「釦釘」是物件連接固定的常用結構, 例舉:生活中常見的用品…….. 。 2.\t觀察各種不同釦釘扣合結構特性及可運用哪些在生活中的巧思。 <命題一>運用紙板或木板剪裁適當造型,結合 釦釘使之可轉動的造型。 【提問與學習點】 1. 扣釘的設計必須依照轉軸調整─過緊的釦釘讓作品不易轉動,過鬆的扣釘也不利於固定其他組件。 2. 除了釦釘外,是否還有其他零件能讓平面作品轉動?

  • 02
    路徑挖空平移練習

    1.\t說明平面畫作可動上下左右移動其內部結構的組合,及特徵。例舉:生活中常見的用品…….. 。 2.\t觀察各種不同平移結構特性及可運用哪些在生活中的巧思。 <課堂挑戰> 1.\t在紙張上創造一條挖空路徑,讓物件(主角)能夠在設定的路徑中平面移動。 2.\t應該注意的是物件本身應有讓使用者便於操作的裝置(或許是扣住食指的扣環、或是鈕;或是增加物件的厚度(使其較為硬挺)。 【提問與學習點】 1.\t路徑的寬窄必須配合主角的比例。若期望主角能夠平面轉動,背後的構造應如何調整? 2.\t除了扣環、鈕或增加主角的厚度外,是否還 有其他零件能讓作品易於操作?

  • 03
    轉轉練習

    1.\t說明平面物品可旋轉其內部結構的組合 例舉:生活中常見的用品…….. 。 2.\t觀察各種不同旋轉結構特性及可運用哪些在生活中的巧思。 <課堂挑戰> 1.\t利用兩張(或更多)的圓形紙張,在不同角度挖出空洞後,在中心位置裝上扣釘,轉動作品時即可達到不同組合的趣味。 【提問與學習點】 1.\t除了大小相同的圓形紙張的釘合外,嘗試以不同大小的圓形進行組合與創作。 2.\t當圓形旋轉的角度須被固定時,可嘗試以齒輪概念,控制每一個圖像出現的位置。

  • 04
    拉拉練習

    1.\t說明平面物品可拉開結構的組合,例舉生活中常見的用品,例如:時鐘的指針結構及齒輪原理或是抽屜的滑軌等等,然後進行『可動構造』的研究及討論。 2.\t觀察各種不同拉開結構特性及可運用哪些在 生活中的巧思。 <課堂挑戰> 翻翻書的趣味,在於拉動機關後可以讓圖面翻轉成完全不同的樣貌。嘗試瞭解拉頁書的原理,創作2 張簡單圖樣,讓拉動效果立現。 【提問與學習點】 1.\t拉頁書的創作對於紙張有力量的介入,需精準控制切割位置才能順利操作。 2.\t若第一張圖像是以透明賽璐璐片繪製,則其拉頁的過程中,將會產生第三種圖面趣味。

  • 05
    創意流轉新天地

    1.\t簡單的正反折大家都會,但是如何充分利用一張A4紙摺出立體呢?並嘗試各式不同立體形式及折紙法例舉: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用於立體摺紙。 2.\t觀察各種不同摺紙立體結構特性,加入金屬小零件,如:釦釘、螺絲等,作為固定造型或使物件滑動、轉動等功能。 3.\t並觀察可運用哪些在生活中的巧思。 【提問與學習點】 1.\t創作最終成品時,請盡量依照原有圖面配置及整體比例,設計相符之小零件(構造)以達動態效果。 2.\t如何從美感出發,讓「構造」本身強化美感形式。試著不讓「構造」本身改變原有設計構想。

  • 06
    作品分享

    <課堂挑戰> 並分享經由構造創作的練習中習得的經驗、創作靈感與困難。 【提問與學習點】 1.\t對於同學分享的作品,嘗試分析作品的美感成因,並給予調整與建議。 2.\t創作最終成品時,請盡量依照原有圖面配置及整體比例,設計相符之小零件(構造)以達動態果。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