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配色製皂所

核心概念
  • 感知並關注比例之美在生活中的呈現:調和色調與衝突色調在環境中產生的美感變化
  • 能感知色彩的屬性與配色比例關係
  • 視覺美感與實用
美感知能
  • 和諧黃金比例色彩
  • 色彩的和諧搭配
  • 發現色彩的和諧組合,並嘗拼湊協調色彩

課程概說

我們生活在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裡,雖然每天都在享受大自然給予我們的視覺盛宴,但輪到我們自身來運用色彩時,常常覺得束手無策,不知所措呢?本課程以色彩美感出發,發現色彩美感多元意象,進行描述並與日常生活環境中的色彩進行比較。將美回歸於學生最親近的生活,感受自然界色彩比例美的存在。從本次課程透過收集與色彩觀察分析,讓學生去拆解畫面中的色彩配置,進而發現,原來一個具有美感的畫面是因為色彩的色調、秩序、比例所組成。透過課程「配色轉盤」實作,帶領學生進行簡單的配色練習,以色彩配色出發,探索並體驗配色的各種面貌。最後進行「製皂美色」實作,藉由多次的配色分析與練習,思考在成套配色中彼此的要素與和諧性。進而利用這些和諧的顏色,加上簡易包裝的運用,並應用到手工皂商品色彩計劃中,在取捨間感受最合宜的色彩比例,並將合宜的比例美聯結自身生活經驗,用色彩的不同搭配可以改變商品給人的印象,構成一個美的「配色製皂機」讓生活用品更具美感。

美感預期成果

希望學生從美感電子書中了解什麼是「色彩」,透過記錄環境中的各種顏色,從校園、社區、居家環境中探索,發現不同區域的代表色,從微觀角度發現我們平時視若無睹、很少會特別去觀察到的色彩變化。運用「配色轉盤」分析黃金比例色彩的組成,不同時間或情境產生的色彩差異,從主、次關係與加上「主觀色」後色彩的前後對比。最後運用在生活中,為使色彩與環境巧妙地融為一體,學生須思索如何搭配和諧的色彩,進而思索如何運用色彩在生活用品中,進而提升生活的品質。

教師課後省思

1.本單元以生活化因此學生興趣高,又在二年級的自然領域亦有介紹肥皂的製作過程,所以課程實施學生可以相互連結,可跨領域的結合。
2.若以視藝為主軸,希望聚焦在認識色彩,調色、配色、黃金比例配色原則,學生在調色上會遇到問題,往往會想要的色系調不出來,因色液只提供紅黃藍三色 ,對有些初學調色的學生要在一堂課調到滿意的色彩,時間上有些趕,建議多一堂的練習。
3.皂液的製作需要時間及準備的工具多,過程操作要注意安全,先以老師示範再分組操作,課後的收拾工作更是費時。
4.建議包裝美色、美色不褪單元,計畫之後另一單元的延伸,更改為擺飾及拍攝的簡易原理原則,將如何展現美皂。

課程規劃
  • 01
    察顏觀色

    以ppt講解色彩比例之美。尋找大自然及生活裡,最美比例的色彩,以電腦APP分析色彩色調。從日常優質設計作品,如商品配色、服裝搭配、室內色彩規劃,發現得宜和諧比例色彩。

  • 02
    配色轉盤製皂美色

    利用生活用品手工皂製作,進行各式調色。運用配色轉盤調色,將不同顏色結合起來進而使之配色的規則。

  • 03
    發現和諧比例色彩

    將調製完成的手工皂成品,按成品的主色調運用黃金配色轉盤發現和諧比例色彩,進行對比色、相似色、選擇適合自己的成品的配色可能性。

  • 04
    包裝美色

    學生蒐集各式適合自己手工皂成品色系的紙張,如英文報紙、吸收性比較好有色花紋的紙、和紙、白報紙,或用比較薄(磅數低)的紙張,學生自行設計17x3cm包裝紙。

  • 05
    美色不褪

    準備需要的器材&材料,有熨斗、烘焙紙、一小塊蠟、隔熱墊、想要上蠟包裝的紙。

  • 06
    展現美色

    將全班設計完成的手工皂再進行一次的色彩搭配,排列組合並展示,分享配色心得。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