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動物卡、自畫像與鼓勵文句,學生學會觀察自己的五官,並以數位工具放大部分特徵,重新組合出不同表情,理解身體比例對性格的影響。
學習William Morris的自然設計概念,從無名的野草中觀察自然之美,描繪成花磚圖紋元素,並探索數學原理與顏色搭配,利用Repper軟體與AI生成召喚進行美感實驗。
探索美感構成的定義,透過日常用品觀察,察覺構成在物品上的意義、功能及與生活目的的關聯。引導學生放放看,辨別位置關係,並體驗日光顯影藍晒技術。使用LINE Camera軟體轉換照片,創作個人影像故事。
課程以植物為主進行一系列實作體驗,以L型資料夾設計結合植物,展現生活美感。透過觀察、描繪、製作植物標本及拓印,深化對植物的認識與了解。
基本設計教導學生以美感解決問題,透過包裝盒活動培養設計能力,並藉Inkscape軟體應用美感於未來生涯。
從校園中樹枝的比例感受美感比例,再從校園修剪的樹枝中,截取一段姿態最美的比例。進而,從削、磨之中,感受不同樹皮的感覺,在留與不留的過程中,得到視覺呈現最完美的比例的樣貌,以及最流暢、最舒適的、最合手感的線條比例。
透過SDGs引導學生了解責任消費與生產,並從Paul Klee作品中學習藝術與設計美感。利用回收媒材與燈具改造,展現藝術與循環經濟結合的生活實踐。
透過光的裝置單元,學生能理解光線、材料運用,並探索裝置與環境、議題表現之關聯,增進對立體構成的理解。
第一階段探索穿搭比例,思考美感與比例的關係。第二階段以攝影構圖實驗,體會構成對影像美感的影響。第三階段則在攝影中運用比例構成,培養美感判讀習慣。
透過此課程,探索與發覺藏在條紋中的比例秘密,引發學生開始在乎比例美感,並將其多元應用於生活。課程設計方面,先從觀察、比較不同比例寬度的條紋衣開始引導,將條紋投影至身上,嘗試找出適合自己的條紋搭配;接著進階探討條紋的密度、色彩對呈現效果的影響,最後將其觀察與探索的成果加以實踐,選擇一個喜愛的杯子,針對其色彩、器型、質感等特質,設計一搭配合宜的條紋杯墊,利用自製簡易織布機織出成品。最後成果分享,將杯子配上條紋杯墊後,一起喝杯好茶,一同感受比例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