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當代裝置或新媒體都常常使用光線,讓裝置的效果或是想要傳達的理念更清楚, 也吸引大家的目光,希望藉由這個光的裝置單元,在技術上讓同學從實做中理解燈具、光線的運用,及如何理解各種材料的使用到能構成立體之實作運用,在內容上更希望同學能理解裝置與環境的關係,或是如何運用光等各種材料去表現議題,未來同學在理解其他立體構成之大型裝置作品也會更能有同感。
教師課後省思
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是比較單純的結構或方式,譬如完成一個結構單元或完成一個手的鐵絲結構、一條程控燈等,同學大致上都能完成,但若要同學結合這些所學,去發想一個有理念或是表達情感的創作,就會變得困難許多,因此其實花蠻多時間跟同學討論他們的企劃構圖,建議推薦一些方式或想法。同時因為開放的幅度比較大,這樣的缺點是不確定同學最後成果的樣貌,與時間可能不足、作品的完成度不夠細緻。但是優點是同學創作的空間比較大,可以實驗跟玩不同媒材與方法,從各種錯誤與失敗中學習,因此跟有很好看的成果相比,最後我們還是給了他們空間去做跟實驗,因此產出各種完全不同的作品。
-
01從教堂光線談柯比意
從教堂光線的介紹,引入柯比意介紹與建築概念。
同學先試著拍攝或製作不同光線的攝影。 -
02藝術家與其光的裝置 及講解美感構面
介紹藝術家與其光的裝置,分析其內容議題及技術。同學開始分組企劃,構圖及尋找場地。
須注意場地是否會淋雨及電力來源並進行申請。
分成三個部分講解美感構面結構與構造、質感與色彩、比例與構成。 -
03分組實作光的裝置
老師介紹各種工具以及如何差拆裝作品再組合給與同學燈具實驗效果。
同學根據帶來的材料,先在教室分組實作作品。
(聘講師協同教學帶分組製作)
建議同學先設計單元造型,再以單元重複作組構。 -
04光的裝置組裝與完成
將裝置組裝起來呈現並測試做最後的修正與調整,約好展覽時間之管理與維護同學,製作展覽說明及展示錄影。
-
05光的裝置分享與撤展
光的裝置分組介紹與分享同學及教師給予回饋。
展覽結束進行撤展回復場地。 -
06專家講座
邀請專家學者教授等來跟同學分享,加深對相關內容之瞭解,擴大思維想像及未來發展之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