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基本設計乃教導學生以設計原理與思考技巧,將腦中想法轉為具體作品。基本設計與美感課程結合,讓學生從「以設計解決問題」提升為「以美的設計解決問題」。 本課程從包裝盒的結構開始進行活動,每位同學以相同尺寸的紙材,透過不同的凹折或黏貼技法,設計一個可以包裝3片餅乾的包裝盒。接續將包裝盒拆開攤平,規劃包裝文字與圖案,善用色彩、比例、構成等三個美感構面調整成具有和諧美感的包裝盒外型,並用手繪材料與電腦繪圖軟體完成包裝盒上方的圖案和文字。最後透過討論後修正作品,並製作學習成果簡報,協助學生反思與成長。為考量實用性,本課程電腦繪圖軟體以免費軟體Inkscape為主要工具,藉由基本操作教學,讓學生實驗各種美感可能性,並應用於未來工作與求學。經由本課程,學生將學習四種美感構面內涵,理解如何創造生活美感的方法,並落實於生活和未來生涯的美感涵養,進而提升整體社會美感。
教師課後省思
- 環境建議乾燥明亮,避免紙張受潮凹折不易。
- 務必提醒學生確實以攝影紀錄每階段成果。
- 凹折紙盒過程建議以攝影紀錄,避免拆開後無法拼回去。
-
01折學起步走-美感的概念
1.教師介紹本學期將介紹的四種美感的構面:結構、比例、色彩、構成。並介紹生活中相關的美感案例,幫助學生建立美感基本概念。
2.教師解釋課程將會用到的美感相關詞彙,例如和諧、均衡、排版、字體等專有名詞。 -
02美感鑑賞-包裝結構案例分析
1.拆看看,教師提供包裝盒,請學生在不破壞紙材的前提之下,將包裝盒盡可能攤開到最平整的狀態。
2.請學生觀察各個盒子是如何凹折拼起來的。
3.請學生觀察包裝盒有哪些部位是靠黏接而成的,有辦法減少黏接的部分嗎?
4.請學生將包裝盒折回原本的樣貌 5.請學生用語言描述這個包裝盒的設計,盡可能描述包裝盒的結構設計,例如用了多少折線封口如何處理、掀蓋如何卡住盒子等。 -
03折折看、站起來
1.教師發下3塊有外包裝的小餅乾、A4卡紙、剪刀、環保黏土。
2.請學生試著用凹折、切割、黏接等3種方式,用卡紙把餅乾包起來,黏接部位盡量使用紙膠帶或環保黏土以不黏死為原則,保留可拆解的功能。
3.學生分享作品,觀察同學應用哪些技巧,用何種結構包裝餅乾。
4.學生評鑑同儕作品,並給予修改建議。 -
04美感實驗-折折看、站起來
1.教師介紹上週表現優秀的學生作品,並分享業界包裝案例,刺激學生思考更美觀實用的包裝結構。
2.學生觀察上週的包裝成果,並使用新的A4卡紙、剪刀、環保黏土等,嘗試做出更加成熟的包裝提案。
3.學生簡化上週實驗的包裝盒,嘗試折出更穩固、更少折線的包裝盒設計。 -
05分享與修正
1.請學生在攤平的包裝刀模上規劃文字與圖樣,需自行為餅乾盒命名品牌名稱,並規劃裝飾圖案。
2.學生可重新將包裝提案折成立體參考造型。
3.學生觀察包裝正面、底部等位置,假想包裝放於貨架上,如何呈現最具美感的版面設計。
4.學生觀察同儕提案,並給予美感的修正建議。
5.教師邀請學生分享此活動單元的心得,獲得了哪些美感體驗。 -
06美感鑑賞-認識和諧的比例美感
1.教師介紹比例構面的概念,引導學生學習分析物件比例,以及藉由調整物件之間的比例關係,獲得美感感受。
2.教師發下學生於上個單元拆解過的包裝盒,請學生用尺規,測量包裝盒印刷的圖案、文字的尺寸比例,並用新的紙張畫下來並標記尺寸。
3.請學生寫下包裝盒印刷了卡些文字與圖案,彼此之間的比例關係,從大到小標記出來,並嘗試說明此包裝盒的比例之美。 -
07美感鑑賞-認識和諧的構成美感
1.教師教導學生基本Inkscape電腦軟體技巧。
2.教師給學生A4版面,學生透過Inkscape電腦軟體操作使用三種尺寸的文字,以個人為包裝盒的品牌文字內容,於練習範圍上排出2種和諧的版面。
3.小組交換作品觀摩,寫下美感的發現並與同學交換心得。 -
08美感實驗-規劃文字與圖案的比例和構成關係
1.學生將攤平的包裝刀模拍照後置入繪圖軟體。
2.將上一堂課文字排版成果疊在刀模的上一層圖層,並依據包裝盒美感調整比例大小位置。
3.不需使用色彩,請學生盡量使用灰階安排版面即可。 -
09美感鑑賞-認識色彩的魅力
1.運用範例圖片說明和諧的配色效果,並介紹藉由調整比例,能使用近似色與對比色製造調和的色彩搭配。
2.學生用壓克力調配色彩,依照個人色彩偏好繪製5張色卡,寫下個人對5種色彩個別的感受與觀察。 -
10美感實驗-認識和諧的色彩搭配
1.學生以上一堂課抽到的5張色卡作為這堂課的題目。
2.剪裁每張色卡,透過調整色卡的數量、尺寸比例,組合出和諧的色卡搭配提案。
3.如果學生想在實驗中加入新的色彩,也可用壓克力顏料製作新的色卡。
4.學生個人需創造3組和諧的色彩搭配提案。
5.學生可嘗試用手繪技法,將色彩提案繪製成更豐富的圖案造型,但需限制在原本的5種色。
6.小組交流,學生發表色彩搭配提案,並討論同學成果並給予建議,最後寫下美感的發現。 -
11折學美感中途站-初稿與修正
1.教師為學生印出上一堂課加上色彩的包裝成果,請學生將包裝盒裁剪拼起來,觀察包裝合適否有達到原本預想的美感成果。
2.同學觀摩彼此包裝盒的美感,給予修正建議。
3.記錄修正的部分,直接標記在包裝刀模上。 -
12折學的美感目的地-完稿
1.接續上一堂課的作品進度,請學生將作品完成,務必讓所有學生都有製作作品成果,教師協助進度較為落後的學生,以確保學生都能獲得美感課程的完整活動體驗。
2.請學生開始反思本學期有關美感的體驗,針對本學期介紹的四個美感構面:結構、色彩、比例、構成進行思考,並寫下心得回饋。 -
13折學的美感目的地-分享與修正
1.請學生再度使用排版的美感經驗,規劃1頁簡報檔,具體分享自己本學期的美感實驗心得,並介紹自己的作品成果。
2.學生以3分鐘時間分享個人成果與心得。 -
14新的折學之路-期末檢討與分享
1.接續前一堂課的分享,教師請同學給予回饋建議。
2.教師挑選本學期具美感的包裝作品,進行分析與討論,協助學生建立美感典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