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熱門閱讀
|專題文章|黎曉鵑|臺北市立中山女高美術教師。
由教育部指導規劃「112年度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共同培力系列活動 『USR x 美感 x 媒體素養』」,邀請您保留10/20的時間,一起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圖書館聆聽,共度美好的知識饗宴。
|專題文章|林宜珍|前文化部臺北機廠鐵道博物館籌備小組 聘用編審
從幼兒園(K)到大專院校(12)的生師在教學現場所投入發展的創新課程。展現將感知力帶入生活,由現象與環境導向觸發,落實十二年國教課綱「當代公民」的素養。

標籤 關鍵字 #林鈺鳳

綠葉集錦

本次實驗課程想從學校周遭的環境入手,練習用自然界的事物設計出色彩同色與衝突表現的使用,接下來回到校園印證環境與色彩影響。藉由反覆試驗反覆印證強化對色彩的認知,進而瞭解色彩與環境的關係。

鞋底乾坤-軟硬凹凸的玄機

讓學生透過觸覺的分組活動,初步了解質感.再透過同色質感卡的的任務設計,開啟尋找同色質感的學習歷程,後透過分組分類的討論,形成質感象限的初步了解.接下來透過象限延伸去做生活中鞋底紋路的質感觀察,嘗試做質感與功能的體驗,了解功能需求與質感的關係,並了解環境環境中影響質感的因素。

自己*構成*生活

現代學生每天生活緊湊,如何將生活空間物件與時間調整成有序的構成,可讓每天生活得更自在與舒適,本次實驗課程想從學校書包規劃為前導練習課程,練習用自己為設計出發點取捨之間設計出主從空間的使用想法加速取用物件的時間,接下來從觀察自己的時間找出每天記事聯絡的重點,從而練習規劃欄位比例與構成方式,完成自己的一頁記事。

研色*色彩現跡

課程讓學生明白植物在環境裡中的色彩與陽光與水分的互動,藉由收集植物研磨色彩與刷色,觀察植物葉綠素與葉黃素花青素變化,並且拍照記錄存證,並注意褪色狀態與色彩變化。

個人特質小方塊

透過設計個人logo小方塊,與學生就方塊上的黑色白色區塊,討論彰顯出的文字型態與隱藏於背景的黑色空間淺藏的自己特質設計,再回去閱讀報紙內透過遊戲選擇更加了解自己與他人對應的關係。

美好的夏季基隆乾麵

討論夏季味覺不振的原因並連結到食物選擇視覺與氣味。踏查尋找添加食色與香氣的蔬果,設計夏季乾麵色彩、味覺。分組試做搭配,醬料選擇與香氣適合度。試吃調整後擺盤拍攝,系列變化或搭配季飲。討論乾麵的視覺、味覺、體驗結合真實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