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植物色回收質墊

核心概念
  • 質感美學概念—記憶質感、質感與時代價值觀、符合需求的質感 在操作造紙與取苧麻纖維時體驗質感的五感體驗,並且在討論防滑紋路時理解需求的質感設計。
  • 單純的美感能強調出質地紋理與觸感 製造完成質墊時可討論質感於時代的價值觀與如何符合需求還有 “單純”造就的質感美感。
  • 零廢棄時尚的風潮想法(引導與討論)—延伸討論
美感知能
  • 回收紙造紙技術---初階版
  • 紙漿厚薄操控技術(加型板模矩)—進階版
  • 結合研磨植物的色彩經驗

課程概說

上學期美感課程討論時,密切接觸到幾個纖維性植物,再加上每次期末學生回收諸多紙張,而現今世界上紙的製造來源原木漿占比越來越低回收紙漿占比越來越高,這正反映世界上對造紙產生的生態浩劫做出了調整與因應,因此再生紙製造可以讓學生對於紙張的回收與使用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並且在製作紙漿中加入學校植物纖維或植物色彩,讓學生更能測試感覺紙纖維的差異,也能在製紙過程中添加屬於校園植物的特性 藉此課程整合質感中對材料的瞭解,並由製紙過程中完成對紙質感的五感體驗。最後透過紙漿濃度的拿捏做出具有防滑紋路的紙杯墊。

美感預期成果

1. 分組製作再造紙一組2張(一張不加一張加入植物纖維或色彩)
2. 觀察紙質質感分組學習單(人工與手抄再造紙)
3. 植物色回收質墊

教師課後省思

經過這次校園植纖探索,製作這個教案中反覆與纖維交手,才明白纖維與陽光空氣水的關係…….得出以下的結論….
1.纖維的處理都與水相關,纖維內含70%水分.
2.脫水收斂,吸水蓬鬆.
3.用水分阻絕氧化
4.以陽光阻絕細菌滋生(或以蒸煮方式替代)
5.纖維保留成分決定纖維色彩
6.與陽光水分氧產生變化

課程規劃
  • 01
    學生分辨生活周遭可回收再造的紙類並了解造紙流程

    分組討論觀察老師與學生各自攜帶可回收紙類,並紙張思考之後的再造紙的顏色與質感

  • 02
    熟悉造紙流程並觀察紙張與紙漿比例狀態

    觀看影片並分組製造第一張再造紙

  • 03
    學會在不同造紙階段加入植物纖維與色彩

    製造第二張再造紙加入植物色彩或植物纖維

  • 04
    了解生活中的防滑設計

    分組討論:生活防滑物件討論紋路與摩擦力的關係/材質誰最防滑/哪種紋路最防滑?

  • 05
    防滑質墊製作

    準備製作紋路模具/造紙/晾乾

  • 06
    防滑質墊製作完成與分享

    修飾完成並討論防滑質墊的優缺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