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神獸.誕生

核心概念
  • 瞭解「設計」應用於日常生活之中,如何發揮改善與美化生活的功能,以啟發學生領會設計的功能、價值,及其與自己的切身關係。
美感知能
  • 1.鑑賞優良的藝術設計成果,特別強調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為最高理想,而啟發學生關心與改善生活的「智慧」。 2.提倡分工創造精神,培養成親自參與規劃文字、或圖像概念、或創造簡易設計品的呈現部分,並提升精神生活的品質。

課程概述

課程為藝術設計代言行的神獸塑造象設計活動,從學生孰悉的寶可夢神獸作為引起動機,初步讓每個人有基本的造型體驗;再逐步進入探索不同的設計元素與東西方古文明、與藝術家創作的相關呼應;以舊校園、社區相關形象的神獸藝術作品做深入鑑賞;接著透過基礎造形指導展開小組互助合作自主學習活動、分享和實作呈現代表自己學科的守護神獸小型立體塑造作品。

初步概括文化、美學、設計的養料,與探索自身情感和心理狀態的投射;過程彷彿身處異樣的桃花源,沉浸在別樣的世界中;展開內在豐富想像力的展演舞臺,激發無限的創意和表現力。

最後,希望學生們可以樂於前導課程的基礎,繼續在中間階段進行設計思考與統整階段創作代表各科的神獸創作呈現,將生活美學呈顯在自我的生活品味中。

美感預期成果

  1. 從學生日常孰悉的神獸題材到與地方公共藝術探索
  2. 進入龍文化、藝術家作品進入設計思考
  3. 其中第一個迷你神獸做為學習前測
  4. 到自主學習、小組合作、設計圖與製作的第二個神獸基本型。

教師課後省思

  1. 師生共創公共藝術工坊易地:
    因應適合川堂大小的共創公共藝術大小發展到後來,超過建築科工廠原本的動線規劃;經教務處、總務處協助移置川堂兩側作為分散式的臨時工作坊1。
  2. 技高美術跨班共創時間的侷限;由有興趣的學生共同參與
  3. 立體模型創作美術教室的侷限:教務處協助美術教室加上簡易配備與置物架
    作為臨時工作坊2分散位置。
課程規劃
  • 01
    關心校本位與社區相關藝術設計作品的特色

    小主題一:我所鍾愛的神獸
    <神獸話題的開始>
    從龍寶可夢-列空坐引發交流-神獸和一般皮卡丘獸的不同 與效果?導入日本朽縄結合了古文明壁畫的藝術設計介紹;對照設計思考1:如何滿足玩家的需求的部份。

  • 02
    關心校本位與社區相關藝術設計作品的特色、時事新聞。

    <創意的合體-話題二 >
    閱讀媒體報導中的舊校園-狛犬、東勢社區-龍馬;上網檢索資料針對地方相關議題做回應。

  • 03
    以創造精神參與神獸公仔製作的基本認知。

    <動手做紙漿神獸>
    1.設計圖-學習單
    欣賞泰國MOTMO Studio創作的神獸系列公仔,討論好的設計是什麼?一組合作,小組成員互相協助完成學習單指引所設計一個代表自己神獸並作分享。

  • 04
    將創造簡易設計品融入日常生活環境做擺設。

    2..回收物+紙漿基本功+檢視造型:
    發想可嘗試延伸神獸肢體力學,佐以紙漿土捏塑並延伸簡易支撐點。

  • 05
    認識藝術設計作品與中西美術的鑑賞能力。

    主題二:神獸何來何往?
    <神獸-尋龍記-自主學習練習>
    尋龍記:簡單回顧東勢的龍馬,跟隨老師自主學習的指引,學習檢索世界的龍文化資料。
    介紹自主學習檢索資料基本方法:檢索資料、各科的特質資料收集(AI搭配)

  • 06
    參與小組觀察與思考觀點作有依據的回應。

    二、\t草圖定位:
    找出市面相關造型的立體設計龍造型+該科代表性的立體造型元素範例圖檢索。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