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食在有夠力

核心概念
  • 理解構成的關係
  • 理解版面設計的方式
美感知能
  • 能對畫面進行文字圖形塊面簡化
  • 能對簡化的文字圖形塊面進行排列

課程概述

構成是設計的基礎,點線面的構成廣泛運用在海報。利用何欣怡老師所提供色紙的KIT,讓學生從操作中體驗構成,也理解物件擺放在不同位置就有不同構成之美。構成的美感大部分來自畫面隱藏的秩序。利用生活中常見的零食包裝當成案例來進行討論,從翻拍黑白輸出去掉色彩干擾,重新檢視畫面中文字和圖形和塊面位置的關係,能簡化繪出1:1對應黑灰白圖。透過分析畫面中文字圖形和塊面元素進行圖縮小放大兩種以上重新排列組合,理解相同元素也有不同可能。進一步替換成自己生涯檔案封面設計,在設計封面時考慮圖文位置關係外,並適時利用塊面豐富畫面設計,形成構成之美。

美感預期成果

透過簡單紙張操作到生活食物包裝解構和建構,讓學生理解畫面美醜背後一切都是構成。也因為有相同的形式概念,所以可以遷移到各種設計運用上面,期待埋下一個美的種子,有一天能發芽成長。

教師課後省思

第一節課利用一張色紙的KIT給學生操作時,發現學生真的創意無限,六個班166個學生有166種表現方法,張貼出來有種驚嘆的感覺。到食品包裝來看版面構成,利用事先準備影印的小包裝讓學生抽籤來繪製學習單,課程有種驚喜感。但實際上學生在轉化包裝上圖文位置上,一必須提供1:1比例圖做參考,二必須有格線對應的能力,三必須有簡化的造形能力,四必須有色彩對比簡化的能力。其實有重重關卡要突破,一節課內要確實完成實在不容易。建議以後學習單可以簡化,挑戰延伸的部分可以交由小組完成。第三節課學生必須將學習單的內容利用色紙剪貼放大到A4,因為發現學生比例的能力不好所以額外提供一張A4大影印的食品包裝作對應參考,一個人做一份,需要兩節課的時間,部分班級調整成都做乖乖的包裝簡化範例版。接下來利用貼紙讓學生做版面構成的組合,貼紙在使用上仍必須時時提醒學生注意格線的關係,否則很容易被輕忽。
延伸應用到生涯檔案封面設計因牽扯層面很廣,三節課的操作時間上依舊稍嫌不足。從學生作品來看約有七成可以去應用構成切割版面,但是要達到美還需要很多部份去配合。所以延伸應用可以停在貼紙的操作,時間上就可以在六節課以內。
埋下構成美感的種子,內化發芽需要時間,期許學生能發現美可以透過簡單的方式達成,應用在生活創作的層面。

課程規劃
  • 01
    從操作中讓學生理解訊息單純的構成

    利用講述請同學將色紙裁成兩個不相等的長方形,重疊就產生畫面的構成。再將小塊面裁切成兩個不相等的長方形,放置在最大的色紙上又產生另一種構成。延伸四個長方形塊面的構成體驗。

  • 02
    能對包裝設計進行簡化繪製

    簡報簡述構成之美,挑選零食包裝封面給予黑白的影印版本,簡化色彩干擾,先辨識何謂文字何謂圖形何謂塊面,確認簡化再讓同學利用格子紙1:1依比例畫出對應圖。

  • 03
    了解包裝版面設計簡化的構成

    利用黑灰色筆讓同學將對應圖上色,完成強化構成的簡化關係。

  • 04
    嘗試版面設計的排列組合

    書面案例說明,讓同學了解同一版面元素也有多種組合變化。讓同學練習在兩個A6尺寸上操作縮小和放大圖形的版面排列組合。

  • 05
    能進行案例替換

    請同學從之前操作構成中尋求合宜的版面設計替換文字和圖形設計自己生涯檔案封面。

  • 06
    能欣賞構成之美

    個人作品分享並給予課程回饋。

魏妤珊
臺南市立文賢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臺南市立文賢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