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活動簡介
文字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觸的視覺媒體之一,而名片更是將文字設計最精隨的發揮。上學期在辦美感社群活動時,特意在茶點時間推銷在地兩家點心時,卻發現百年老店與新開幕法式甜點的名片設計竟出現對比式的美感問題,因此決定這學期的美感課程要將在地的名片做一番深入探索。
每年大甲媽祖遶進到新港停駐兩天時,本校教室提供給香客住宿而需大量的指引標示與告牌,因此希望從美感中比例構面切入,以新港在的名片的設計做出發,讓學生發現生活中日常小小的名片也藏著深奧的比例原理,課程後半則讓學生自己從基本的文字編排設計入手,在一步步加入圖案排版、色彩的變數進入後,希望最後學生能在大甲媽祖活動時,能設計出一系列適宜的、符合校園風格的香客告示指引牌。
美感預期成果
- 學生了解「比例」影響美感的呈現。
- 學生能以「比例的眼光」觀看視覺對象物,累積審美經驗。
- 學生將喚醒自身的「美感需求」,在生活中繼續探索,甚至影響別人。
教師課後省思
1.在名片排版單元以圓點貼紙作分析時,部分學生在將名片文字簡化成圓點時,無法先分析名片上的字體級數後,再決定使用的圓點大小,因此造成學習單上使用錯誤圓點大小的現象,而失去讓學生觀察整體排版的初衷,所以未來在使用圓點貼紙時,需注意每位學生對於圓點對應的文字級數是否清楚了解。
2.在香客指標告示設計分組時,一開始的班級是以5人為一組使用電腦編排時,易造成設計只有一兩個組原在設計,其他組員都在上網,因此後來班級則採用兩人一組,是使用桌上電腦討論最佳的人數。不過這也造成組別較多,後續的票選工作就比較花時間了。
-
01文字與「比例」關係
1.教師老師運用簡報介紹「比例」概念。老師於簡報中說明版面配置的比例關係,讓學生了解好的版面配置應兼顧字體大小、空間留白、圖文配置等比例關係。 2. 分組操作:全班分成五組,請每一組派人上台將老師在簡報中設好的字體、內容、顏色予以排版,每一組限制五分鐘時間,最後全班票選最具美感的簡報版面。 3.請學生下一節課每人帶一張名片。
-
02名片版型實驗(圓點貼紙)
1.課前準備:請每位學生帶一張名片。 2.上課時教師發給空白學習單,學習單共分三格,前兩格為學生以圓點貼紙分析所帶來的名片的正反面,第三格則是由學生自己排版出一張自己的名片。 3透過運用黑、銀色不同直徑的圓點貼紙。每一個圓點都代表一個字。黑、銀色提供不同的視覺重量,圓點的大小則是字體的級數。學生自由選配不同大小及視覺重量的圓點紙張,來表現標題字和內文字的比例關係,使之更接近一般名片的視覺排版經驗,
-
03名片設計鑑賞1
1.教師介紹新港「金讚成」店家的原始第一代名片,及第二代經由網路公開徵求名片重新設計,從111件徵稿件挑選出15組候選名片,最後脫穎而出的名片 2.請學生從這15組候選名片中,各組選一張依據前兩節所學經驗,以圓點貼紙分析名片的編排,並依學習單的提問,討論該名片成為候選名片的原因。 3.請各組整理討論結果於下一節課上台報告。
-
04名片設計鑑賞2
1. 接續前一節課進行各組上台報告。 2.事前派一組學生訪談店家重新設計片的原因及做選擇的過程,並影像紀錄,於上課時撥放給全班學生看。
-
05排版實作: 指標的設計1
分組設計香客進駐時所需的引導指標牌,完成作品,並於上課時票選,各班的優選作品在由再由學校教師一起參與票選,最後所得的作品,將在大甲媽祖香客借住學校時做為引導性標誌告示。
-
06排版實作: 指標的設計2
分組設計香客進駐時所需的引導指標牌,完成作品,並於上課時票選,各班的優選作品在由再由學校教師一起參與票選,最後所得的作品,將在大甲媽祖香客借住學校時做為引導性標誌告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