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109學年度即將繼續進班的學生,在國二時曾經進行建築物表面質感的探討,帶領學生穿梭於校園及居家周邊的巷弄間時,學生觀察到了建築工法的進步及革新以及材料使用的演化,並發現了許多有趣的老屋,新舊交雜的街道景觀引起了學生從未有過的關注與興趣,也包含了各式的新舊鐵窗形式,藉由本次課程希望能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台灣鐵窗花的歷史,也參照日式或是中國式的窗花設計,並試著運用美感的構成原則來設計窗花,透過實際操作,能了解窗花工藝的美感,並願意保存珍惜此項迅速消失的手工藝。
美感預期成果
培養學生對鐵窗花工藝的了解,珍惜花窗的歷史價值並了解其製作方式,運用構成的美感原則設計並製作窗花作品。
教師課後省思
一開始引導學生認識鐵窗花的主題時,發現大部分的學生對於鐵窗花不太有概念,也鮮少在日常生活中仔細觀察生活周遭的鐵窗,若能安排學生實地走進巷弄中欣賞鐵窗花,相信學生也能感覺到這是生活美感的一部分。只可惜校園周邊的鐵窗花並不多,若要校外參訪擇需要較長的交通及活動時間,執行課程的班級都在國三,調課十分困難,故最後只能在教室中以簡報分享鐵窗花的作品,稍嫌可惜。
學生在設計圖案時因尚未操作過貼瓦楞紙條,有些學生設計的圖案過於複雜,或是線條之間沒有相連接以致於失去了鐵窗本身的功能性,故在學生設計時除了圖案有美感之外,須留意鐵窗的實用性、功能性,以便達成合宜的設計。
-
01認識鐵窗花的歷史及窗花欣賞
以ppt介紹鐵窗花的歷史以及鐵窗花照片供學生欣賞。
-
02了解鐵窗花的構成方式
1.學生分享在生活環境周遭找到的鐵窗花。 2.印出鐵窗花圖案,讓學生分析其排列方式,並分享自身的美感感受。
-
03鐵窗花設計實作(一)
1.以幾何形狀、自然形狀或與自身相關的形狀做出四方連續的設計,可採用放射狀對稱、或鏡像的對稱,在正方形之中設計出窗花圖案。 2.分享並討論作品使用的原則及其構成是否美感。
-
04鐵窗花設計實作(二)
將設計圖墊在透明片下面,將瓦楞紙剪成條狀,貼出窗花的線條。 或是將設計圖放大到上過色的厚卡紙的上面,在醫照構圖貼出窗花的線條。
-
05鐵窗花設計實作(三)
將珍珠板切成長條,貼在完成的花窗透明片四邊,形成一外框。
-
06作品展示及討論
展示窗花作品,分享創作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