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閃爍的春天

核心概念
  • 仿生立體構件:簡介取材自然生態的仿生藝術,鑑賞台灣藝術團體豪華朗機工(LuxuryLogico)立體裝置作品(例《聆聽花開的聲音》)和英國建築師托馬斯·亞歷山大·赫茲維克(Thomas Alexander Heatherwick)建築(例紐約曼哈頓Vessel),建立學生取材生物造型轉化為創作作品靈感基礎。
  • 點線面造型基礎-塊面化表現:運用前視、後視、俯視、仰視、右側視、左側視多視角觀察種子,使用幾何圖形,以線性與塊面繪製種子外觀切面而形成多面體樣態,學習掌握立體物件的基礎外觀架構。
美感知能
  • 作品三視圖設計。
  • 玻璃鑲嵌技術:帶領學生認識及嘗試玻璃裁切、包銅箔、滾錫、焊接…基礎玻璃鑲嵌技法。

課程概說

春天的大自然生機蓬勃,校園花草樹木揚昂謳歌春日的美好,帶領學生穿梭於校園中,觀察特色樹種,結合藝術及生物學的角度發掘生活中的美感經驗。藉由觀察校園,引導認識新藝術運動的設計概念;實作中選用學生極少接觸之媒材--玻璃鑲嵌作為創作的方法,巧妙使用玻璃的裝飾性,製作燈罩作品,點燈後呈現色彩斑斕的模樣,正是適合表現春光爛漫之感;製作過程中會以銅線編織結構後加入鑲嵌玻璃形成塊面表現,邀請彩色玻璃工藝師入班合作教學,學生將於課程中認識玻璃鑲嵌知識及技術了解並欣賞工藝設計之美。

美感預期成果

  1. 能認識及欣賞自然植物構造中的美感原理。
  2. 透過觀察後設計相關造型作品,能取材自然並運用於創作中。
  3. 於教師的引導下,能嘗試使用新媒材完成作品。

教師課後省思

這是一次難忘的學習過程,平時多以平面創作為主的美術班學生,希望透過這次玻璃鑲嵌工藝的學習,除了認識且實作這項工藝技術外,結合美感中色彩與質感構面的搭配,能對設計產品的結構、構成能有更近一層的認識;此次作品原本大概需花費三個全天完成,為了分散於學校的平時設計課程中製作,教師需精準掌握個步驟所花的時間來安排每周進度,為顧及全班學生安全也常要不斷耳提面命地照看每位學生,雖製作過程投入大量的精力與時間,難免身心疲勞,但在看見成果閃耀的時刻,又感到欣慰釋懷,在學生與教師心中留下深刻地美感課程體驗,讓這次學習經驗閃爍於這燦爛的春天。

課程規劃
  • 01
    春季絮語

    ●校園尋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感受春季校園中的生機,以小組為單位蒐集各式校園果實、種子。 ●放射型態種子觀察:位於美術班教室前,高約四層樓的黑板樹,這期間如棉絮的種子將隨風飄揚,紀錄微風徐徐時種子於空中的紛飛方式並拾起種子研究其結構和飛行的關係。 ●簡介植物果實、種子種類:莢果,漿果、角果、翅果等,認識外觀特色及用途。

  • 02
    柔軟的鋼鐵心

    ●延續上節課中分析歸納植物果實種子型態,鑑賞仿生立體構件藝術:簡介取材自然生態的仿生藝術,鑑賞台灣藝術團體豪華朗機工(LuxuryLogico)立體裝置作品(例《聆聽花開的聲音》)和英國建築師托馬斯·亞歷山大·赫茲維克 (Thomas Alexander Heatherwick)建築(例紐約曼哈頓Vessel),建立學生取材生物造型轉化為創作作品的靈感基礎。 ●燈罩作品設計方向-種子多面體造型:運用前視、後視、俯視、仰視、右側視、左側視多視角觀察種子,使用幾何圖形,以線性與塊面繪製種子外觀切面而形成多面體樣態。 ●\t作品三視圖設計:參考種子結構,使用點線面形式設計燈罩作品,作品將由銅線及玻璃完成,學生先以細鐵線和色紙完成造型模型並畫下設計三視圖。

  • 03
    折射與反射之間

    ●在星期六美術班術科探索課中,邀請彩色玻璃工藝師運用三節課的時間於課堂中介紹各式玻璃特性及玻璃鑲嵌技法。 ●現場示範玻璃裁切方式,於安全防護下讓學生使用玻璃刀嘗試裁切。

  • 04
    編織構成

    ●預設模型及三視設計圖檢討: ●檢討方向為參考種子外觀型態與作品設計的關聯性;檢視同學們作品線型與塊面構造比例分配,以鑲嵌玻璃燈罩功能性及美觀,討論線與面的均衡。 ●\t依據完成之設計圖和模型轉換為銅線和玻璃材質,先使用工具彎折銅線形成燈罩整體結構,再於線性空間中鑲嵌小片彩色玻璃,達成線條及塊面構成的平衡。 ●\t於本週完成銅線結構及玻璃邊緣包銅箔。

  • 05
    焊接前置作業

    ●焊接各部位前,事先將銅上滾錫,利於之後焊接時加強加厚錫邊的效率。 ●教導學生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正確守則,建立安全的學習環境。

  • 06
    焊衛構造

    ●再次邀請彩色玻璃工藝師運用三節課的時間於課堂中鑲嵌玻璃的焊接技法。 ●講師及美術教師合作協助學生執行焊接工作。

  • 07
    修飾作品

    ●完成焊接作品,為其清洗表面,在上銅油保護焊接處。

  • 08
    浮光掠影展覽會

    ●帶著成品至參考植物旁擺放布置作品,形成樹上樹下遙相輝映的場景,感受玻璃鑲嵌作品和周遭環境的共鳴。 ●借用校園展示空間舉辦課程成果展覽會。

陳昱蓁
花蓮縣縣立國風國民中學

原彰化縣立溪湖國民中學教師,現任教於花蓮縣縣立國風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