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相較於對稱所呈現的靜態美感,不對稱但平衡的畫面所呈現的,是動態的美感。平衡的構圖同樣具有穩定感,但較之於對稱構圖更為活潑,富有變化性,是符合現代美學觀的配置方式。學生從實際操作過程中,找到在構成中不對稱的平衡關係。
3D立體的表面可以攤開成2D平面,反之,平面做數個切割,不切斷的面做聯結,分割出來的面做彎折,便可以使原本2D平面變成3D的立體作品。切割、曲折之後產生的線條、塊面的粗細、大小,都會在視覺上產生分量感,使整體產生平衡或不平衡的感覺。
最後作品呈現的方向及方式,會產生的重心問題。在解決立體作品呈現時所產生的重心問題時,同時也學習到力的平衡美學。
美感預期成果
- 能運用不對稱但平衡的構成美感。
- 能了解並處理3D立體構成和3D表面展開之2D平面圖形之間的關係。
- 能解決立體作品呈現時所產生的重心問題時,同時學習到力的平衡美學。
教師課後省思
我覺得第一節課 不對稱的平衡構成,學生操作的相當不錯。只是無法確定和後面立體作品操作的影響力有多少,之後再實施這一個課程可能會再思考其它操作練習進行方式。
不對稱的平衡構成的操作成效非常好,未來會把這節的操作課程,移作其它課程的前期操作練習,例如作為之前封面設計課程的前期操作練習。
我覺得學生在校期間,比較沒有接觸到金屬材質的課程,在這個課程中,學生可以體驗到金屬質感的呈現及特質,並感受立體作品觀看的多面性,思考立體作呈現的重心問題。
從材料到作品、從粗糙到精緻,學生經由打磨抛光感受『玉不琢,不成器』的道理。作品的完整性及細緻質感,全靠學生製作作品過程所付出的程度。唯有努力的經營和吹毛求疵的要求,才能使作品精益求精。
-
01不對稱的平衡構成
在平面構圖中,操作練習如何以不對稱的圖形大小組合平衡的構成,探討虛實之間佈白的均衡關係。
-
022D變3D的構成
讓學生利用紙張的張力與韌性所形成曲線和弧度做出立體的造型。
-
03設計主題與造型關係
以厚磅紙張,在平面上做出切割不切斷的連結方式,加以彎摺,不用黏貼外加方式,使之成為立體的構成,並找出呈現方式的重心。
-
04構成教學與引導創作
以上一節用紙板作品為樣版,用金屬片做出不用黏貼外加,只以一片切割不切斷,加彎摺成立體構成的作品。
-
05構成教學與引導修正
調整金屬立體作品的重心及構成的平衡。
-
06觀摩評分
作品展覽,選三件最喜歡的作品,並分析說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