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構成的繁殖

核心概念
  • 構成的組合能產生多元畫面的呈現。
  • 能判別構成整體空間的輕重感覺。
  • 能夠運用色彩及構成要素完成平面作品並表達創意構思。
美感知能
  • 以圓點點貼紙做單位的組合構成。
  • 正確使用美工刀。
  • 以單位組合做二方四方連續圖案的設計。

課程概說

構成為各物件的排列組合關係,課程設計以構成感受進行知識點的探索與創思。
第一階段先由小組找尋教室環境中符合美的形式的角落,然後由小組以自己的鉛筆盒開箱做桌面上的排列構成,思考畫面構成中分類和輕重的概念。
第二階段讓學生利用圓點點貼紙來進行單位形的組合與變化構成練習,並嘗試表現出美的原理原則構成。
第三階段則試 著使用前面活動中的單位形,做二方連續或四方連續的重複單一組合,以及簡單的色彩搭配,表現具有「整齊與韻律」的秩序美的圖案的設計,嘗試以色彩和構成兩個構面來 表現圖案設計的美感。

美感預期成果

  1. 以循序漸進的方式讓學生對構成有概念、提升學生對生活美感的感受。
  2. 透過構成的觀察、分析與練習,了解構成是生活設計中不可或缺的構面並且深具意義。
  3. 透過構成練習,學生能學會使用構成與色彩進行創作,並欣賞生活中構成之美。

教師課後省思

  1. 原本想先讓學生先使用2 cm的圓點貼紙做簡單的基本形,在熟悉手法後,再使用3cm的圓點貼紙做進階的基本形變化,可是學生非常投入,已經可以發展到更為精細的圖形變化,加上學生施做的時間比預期更久,所以直接以2cm的圓點貼紙做連續構成創作。因此下一次可以直接用3cm圓點貼紙發展基本形。
  2. 在做基本形的連續構成時,需要很多耐心,對於心性尚未穩定的小國一是很大的挑戰,課堂上多數人是非常專注,但也有極少數坐不住的學生無法好好的完成,因此完成作品的時間不一,提早完成的會和學生討論畫面上是否需要再加第二款基本形充實豐富畫面。
課程規劃
  • 01
    建立構成的排列組合概念

    利用風靡全球的「Knolling開箱照」,物件在整齊排列之後,會給人一種整潔乾淨的秩序美感,來讓學生對於構成的排列組合概念有感。

  • 02
    建立拆解、組合的構成概念和學習美工刀的使用方式

    透過使用美工刀的切割裁等使用方法的變化,將不同大小的圓點點貼紙做點線面、秩序、對稱、層遞的變化並重新呈現另一個造型的組合。

  • 03
    理解平面造形的構成方法,並能在生活中發現平面造形的構成美感

    利用圓點點貼紙來做單位形的造形構成練習

  • 04
    認識二方連續四方連續

    利用二方連續四方連續的特性選擇合宜的組合造形做延伸

  • 05
    了解「構成」存在於任何視覺形式中,影響著我們的審美感受,並能判斷其中的美感。

    作品觀摩與交流。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