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活動先以分組討論互助合作方式運用色票卡進行色彩賞分析並實際調出5個主題色彩,並請每一組上台敘述他們的色彩故事,最後請每位同學創作出以地方性文化為主題之個人色彩計畫。
啟發對立體拼接組合的發想,搭配立體構成案例欣賞,並結合學期中的60周年校慶,分組創作-以祝學校生日快樂為主題的立體構成作品
以色彩為主軸,運用美感影片做為開場,引導學生從生活空間的色彩美感切入,讓學生啟動察覺周邊色彩變化的細節之感官,並能感受到這些豐富的色彩氛圍與其生活的關係。
講解水泥灌模基本原理與實作,再將完成的水泥花器植入多肉植物(或其他校園小草花亦可),完成後進行成品分享與回饋。
我們對於現實,自外界意象所得來的經驗,如果搬到畫布上,它只屬於構成繪畫的純粹基本要素—點、線、面、色彩—多樣的組成,所以此次課程從「點、線、面」至美的形式原理開始。
延伸原參考課程「憩~質感療癒小世界~水泥盆栽」再加上質感 中間色漸層色彩排列活動,帶入宜蘭在地自然環境山脈稜線觀察,表現在白水泥灌模作品上,最後於盆內布置一個屬於自己的療癒小世界。
從自然型態中探索規律法則,如動物的平衡、樹葉的葉脈、飛蟲翅膀的功能、花瓣的對稱。強調平面構成原理,熟悉身邊的文具用品等小物,體驗秩序之美。分析海報元素,讓學生討論重組並分享小組排列原則,分析構成要領與回饋。介紹現代圖文設計案例,讓學生創作個人的畢業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