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校園構成捕光捉影(111-2苗栗頭份國中)

核心概念
  • 電影/電視畫面的構成觀察
  • 生活攝影中的構成觀察
  • 基本構成的美感概念
  • 人物攝影中主體、陪體與環境的構成概念
美感知能
  • 學習手機或平板照相的基本技巧
  • 學習攝影景框中的構成經營

課程概說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學生經常使用手機拍照。手機攝影的便利性使學生隨時隨地都可拍照。但相對的,對於照片中的構圖就不太講究。大半學生的生活照多以人物表情動作為主,甚少考慮照片中的構圖美感。如果學生能深入了解構成的概念,則可大大提升他們對生活環境空間的構成觀察,並能運用到生活攝影中。

本課程主要分成兩個階段:建立概念及生活運用。第一階段為建立「構成」基本概念。活動方法主要以圓點貼紙進行構成練習,初步探索造形構成與情感表達之間的關係。接著以校園前庭景觀為攝影對象,透過攝影構圖實驗,體會攝影中的構成如何影響影像美感。第二階段為構成在攝影中的運用。

本階段將聚焦於校園情境攝影。藉用電影電視畫面中的主體、陪體與環境的互動構成分析,將經典構圖技巧轉化運用到生活攝影中,透過「單人/多人情境攝影」的拍照練習,讓學生養成「按下快門前先觀察人與物的位置關係」的美感判讀習慣,活化「構成」在生活中的運用。

美感預期成果

  1. 學生能透過攝影練習探索攝影中的構成關係,學習構成概念與美感表現方法。
  2. 學生能把構成美感概念運用於生活,並能常常啟動美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事物。

教師課後省思

  1. 在拍攝哈慕尼廣場時,學生能掌握拍照的要領,拍攝出大遠景、遠景、中景、近景、特寫、俯視、平視、仰視等鏡頭
  2. 在情境拍攝時,因為學生比較害羞,因而難以詮釋情境的主題,總是容易笑場,需要多次練習才能完成。
  3. 因為長時間戴口罩的關係,學生拿掉口罩拍照時顯得彆扭,不如戴口罩來得自在。
課程規劃
  • 01
    認識構成的基本概念,並探索構成與主題、情感、意涵的表達關係。

    以圓點貼紙進行構成練習。

  • 02
    認識攝影構圖的基本概念及運用。

    以校園前庭景觀為主題,介紹攝影構圖中大遠景、遠景、中景、近景、特寫等鏡頭概念及不同視角的敘事運用。

  • 03
    透過校園景點攝影,認識景框的畫面構成。

    指定校園景點,讓學生利用手機或平板以不同取景角度探索校園景點的畫面構成。

  • 04
    認識攝影構成中主體、陪體與環境的互動關係。學習攝影中主體、陪體與環境的構成佈局。

    擇要比較分析前一週學生攝影作品中的構成表現。
    向電影/電視廣告畫面構成借鏡,了解攝影師如何透過畫面構成表達主題情感。

  • 05
    創作富有構成美感與主題情境的攝影作品。

    依情境設計需求,安排1~3位學生模特兒入境。
    透過主體、陪體與環境的互動,學生嘗試從不同角度進行攝影,體會攝影構成的敘事效果。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