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自然美學生活─上

核心概念
  • 從植物觀察中畫出抽象的線條
  • 依據色彩痕跡進行線條創作
美感知能
  • 透過觀察對校園內植物、花、草作實際的描繪,並轉為抽象概念

課程概述

一、 觀察線條
1. 學生有生物領域先備知識,從校園的生態─植物出發,透過觀察、描繪,經由小組討論,進行發表所觀察的現象,同儕發表中互相學習,並修正自己觀察的的內涵。
2. 初始的探索,學生試著將所觀察的樣態,經由內化而描繪下來。學生從植物觀察表現,但是經由同學們天馬行空的思考與討論,學生開始出現抽象的思考。
二、 討論與發現
學生從實作探討的發現、分析、歸納綜合,以自己的思維將線條、色彩幻化成自己的設計、創意,再呈現在平面上。

美感預期成果

  1. 能將具體化的形象,透過解構、分析、與學生回饋,修正與應用,內化為自己的抽象的美感意識形態。
  2. 將既有的美感原理原則、色彩及線條、反覆思考、比較與分析,並嘗試以手繪方式做平面的設計。
  3. 透過第一次實作的設計,讓創作同學自己發表數計理念,鑑賞者同學再給予回饋。
  4. 學到抽象思維的概念,並能給予簡單的描述。

教師課後省思

  1. 視覺藝術只有一節課,為了能讓學生在這一節課裡,從無到有,教師事前備課很重要。
  2. 課程之規劃,目的要讓學生在45分鐘的課堂中經歷聆聽、提問、試練、修正、設計、與創作。
  3. 教師教學必須關照個別差異,讓每位學生都能達成創意設計的學習目標。
課程規劃
  • 01
    認識自然生態─植物─觀察與分析1

    1. 不只學習基本設計之美的形式原理,還加入構成、色彩、比例。
    2. 從校園植物探索開始。

  • 02
    認識自然生態─植物─觀察與分析2

    1. 線條的對稱性、不規則性進行描繪。
    2. 學生學習構成的形式原理原則。

  • 03
    認識自然生態─描寫─分析、解構與發想

    1. 觀察與描繪、發表與學習。
    2. 比例與色彩的分析與描述。
    3. 學生實作。

  • 04
    認識自然生態─描寫與創作

    1. 線條、色彩之拆解、分析與組合。
    2. 討論與實作。

  • 05
    認識自然生態─創意與設計1

    1. 線條的創意設計。
    2. 色彩的創意設計。
    3. 線條與色彩都和構成息息相關。

  • 06
    認識自然生態─創意與設計2

    1. 綜合色彩與線條之觀察、描繪。
    2. 探討與分析描繪出的創意意涵並描述之。

方惠權
屏東縣立鶴聲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屏東縣立鶴聲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