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每年台灣燈會總是熱鬧非凡,除了有許多精采表演外,最吸睛的當然就是花燈秀。花燈炫爛五彩繽紛,其動態的表現更增添了趣味與可看性。其中動態構造製作,多以鐵絲凹折成ㄇ字型,中央扣鎖上一直向或曲線的鐵絲後,去帶動各部分動作。試想生活中的許多物品如長臂桌燈,也是以此方式去牽連產生動作。所以透過此單元,希望讓學生發現周遭物品中,藏有簡單ㄇ字型的構造,進而理解與運用。
本課程設計分為五個部分,先從日常生活物品中發現與拆解ㄇ字型構造,從中理解其意義與原理,再嘗試運用一個ㄇ型構造設計生活小物;接著實驗不同深度的ㄇ型表現出動作的差異性,最後練習多個ㄇ型構造,設計出ㄇ型構造生活物件模型。從觀察、理解一步步延伸於實驗與應用,透過課程,希望能確實地將美感素養融入到生活中。
美感預期成果
- 能觀察桌燈的長臂,將結果繪圖與紀錄後,思考與理解其構造的原理。
- 發現一個ㄇ型構造帶動動作的可能性,以理解生活相似物件構造。
- 實驗不同深度的ㄇ型構造,發現對動作表現的影響。
- 練習ㄇ型或直線互相聯動構造應用的可能性。
- 能培養自主蒐集統合資料的能力,並設計主題性的ㄇ型構造生活物件模型。
- 能依圖稿設計,運用凹折、組裝、繪圖等技巧,將ㄇ型構造生活物件模型完成。
教師課後省思
- 學生對構造概念起初模糊不清,透過組裝與觀察長臂桌燈的過程中,發現確實能提升對構造概念的了解,此教學方法可用於其他課程中,以學生主動學習替代教師講述。
- 考慮到學生為初學,所以選擇較柔軟易操作的鋁線替代鐵絲,實際教學上確實比較好塑型,但完成作品後發現,鋁線的柔軟性卻會造成構造的不穩定,容易產生變形與位移的現象,或許可以再找其他的材料替代。
-
01觀察日常用品,觀察構造如何帶動動作
1. 拉動桌燈的長臂,觀察與討論其動作的構造連結。
2. 試以自己的手臂模仿,感受力量的傳送關係。
3. 介紹構造的意義,思考日常生活中有運用臂力構造的物件。 -
02嘗試一個ㄇ型構造帶動動作的可行性
1. 分組發放鋁線、尖嘴鉗、老虎鉗,網洞收納籃材料,學 習鋁線凹折與固定。
2. 鋁線中央凹折出一個ㄇ型,兩端再彎折90度角做為把手。
3. ㄇ型鋁線中央,圈勾住一條直向鋁線。
4. 將ㄇ型鋁線構造,裝入網洞收納籃上適當位子固定。
5. 將轉動兩端把手,觀察直線鋁線運動方向後記錄。
6. ㄇ型方向轉變後,直線鋁線的方向有何變化?
7. 美感練習:運用一個ㄇ型構造,嘗試製作一簡易肩膀按摩 器。 -
03討論不同深度的ㄇ型構造對動作的影響
1. 承上堂課的學習,凹折出兩種不同深度的ㄇ型,ㄇ型中
央,同樣裝上直向鋁線。
2. 裝入網洞收納籃後,轉動兩端把手,觀察不同深度的ㄇ型構造,帶動的運動軌跡有何差別性?該如何運用到生活用品中? -
04嘗試多ㄇ型或直線互相連動應用的可能性
1. 承接上堂課,嘗試多個ㄇ型連結或多個直線構造, 觀察記錄聯動變化。
2. 若將直線彎成曲線又會產生何種動作呢? -
05繪製ㄇ型構造生活物件模型
1. 蒐集環境、生物或故事為主題的相關圖片與資料,從中找出一個主題來呈現。
2. 根據主題安排ㄇ型構造,繪製ㄇ型構造生活物件模型。 -
06製作ㄇ型構造生活物件模型
發放網洞收納籃、鋁線、尖嘴鉗、老虎鉗、紙張、白膠、雙面膠、上色用具等材料。
2. 製作ㄇ型構造,組裝於網洞收納籃中。
3. 選擇紙張,繪製或剪裁圖案,黏貼固定於適合的位置後完成作品。
4. 檢討與修正製作完成的ㄇ型構造生活物件模型。
5. 作品搭配校內圖書館相關活動做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