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自然印記:葉拓藝術與生態啟蒙與樹枝編織

核心概念
  • 提升作品構圖與經營位置的能力
  • 運用視覺形式原理,對稱與不對稱、色彩搭配、視覺平衡等基礎藝術原理
  • 運用不同色彩的線材,將對比、漸層、與質感搭配等基本設計概念進行創作
美感知能
  • 從日常生活中發現自然界的美感,例如樹枝、葉片的形狀、紋理、色彩與結構
  • 學習葉拓藝術的實作技巧,包括葉片挑選、敲打拓印、固色技術及構圖設計等
  • 觀察樹枝的自然形態和結構特
  • 基本的編織技巧,如打結、編織結構與線材的選擇

課程概述

自然印記:葉拓藝術與生態啟蒙
葉拓藝術是一種結合自然觀察與藝術創作的表現形式,透過拓印植物葉片的紋理與形態,展現大自然的美感與細節。每一片葉子都有獨特的紋理與結構。
課程內容從基礎的自然探索開始,帶領學生認識校園或周邊環境中常見的植物,學習如何辨別葉片種類與特性,感受大自然賦予我們的美感體驗。了解葉拓要注意的葉形大小等美感因素,接著利用鎚子敲打師採集而來的葉片,將葉片的形態轉化為藝術創作,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能欣賞自然之美。
課程中,學生學習到如何挑選適合的葉片、拓印、固色等基本技巧。同時,課程還將指導學生運用拓印成果進行創意應用,如製作文創產品、帆布包、掛布等作品,將大自然的美拓在布上,結合個人風格,創造獨一無二的藝術品。

樹枝編織X編織樹枝
課程旨在引導學生運用自然界的樹枝進行創意編織,並通過簡易的編織技巧與設計思維的結合,創作出獨具特色的藝術作品。
課程將從選擇不同色彩、質感、粗細的線材開始,學習基礎編織技巧教學,運用編織技術,逐步創建具有結構穩定性和美感的作品。
在課程中,除了學會基本的編織技巧外,學生還將探索如何運用樹枝的曲線、紋理與顏色來強化作品的視覺效果。將學會如何將自然素材轉化為具有實用性與美學價值的藝術品。

美感預期成果

  1. 課程過程中將大幅提升對自然界的觀察力,學會細膩地捕捉葉片中的細節,並將這些觀察轉化為藝術創作的靈感。
  2. 學生將能夠創作出具有個人風格的葉拓作品,展示自然葉片的紋理、形狀與色彩。
  3. 學會如何將簡單的自然素材轉化為具藝術價值的作品。讓葉拓藝術成為一場自然與創意的對話,不僅是技法的學習,更是心靈、藝術與環境的多重融合。
  4. 學生將掌握基本的樹枝編織技巧,能夠運用樹枝進行編織,從而創作出具有結構穩定性和美學價值的工藝品或裝飾品。

教師課後省思

自然印記:葉拓藝術與生態啟蒙
課程中,每位學生都需要用木槌進行敲打拓印,因此在地板上操作,會比較穩固且適宜,另外敲打的過程中會發出聲響,因此課程的場地,必須遠離教學區,否則噪音會干擾到其他人。因為完成的成品需要晾曬,因此需要準備曬衣繩。

樹枝編織 X 編織樹枝
原先是要讓學生撿拾校園中的樹枝,來進行編織(例如使用颱風過後吹倒的樹枝),但課程執行的過程中,校園中地上可撿拾的樹枝結構都不夠粗壯,因此需要運用鉅子等工具,對樹木進行裁切,這個過程需要學生花費體力與時間來進行,加上有些樹枝,生長在比較高處,要裁切上並不是這麼的容易,因此在採集樹枝之前要先進行場勘,挑選合適的樹木來進行裁切採集。

課程規劃
  • 01
    提升觀察力與感知能力

    講師介紹葉拓藝術,並講解拓印、固色原理及技巧,並示範。
    讓學生藉由色票選擇出來的顏色,至校園中採集相同色彩的葉片,過程當中學生透過觀察自然界中的葉片形態與紋理,提升對自然美的敏感度,並能從中獲取創作靈感。
    學生將學會如何辨識與選擇合適的葉片,並學會如何將其特徵轉化為藝術創作的元素。

  • 02
    掌握葉拓基本技巧與操作

    學生需要選擇合適的葉片,將葉片拓印在布料上面,將學習如何構圖拓印以及學習葉拓的基本操作技術,包括敲打與拓印過程,並運用工具達到清晰的拓印效果。

  • 03
    學習固色與保存技巧

    學生將學會如何使用固色技術,使拓印作品長久保存,並理解固色的過程與原理。學生將掌握選擇合適的材料與方法,確保作品的色彩不會褪色或損壞,並延長作品的壽命。

  • 04
    了解樹枝的基本特徵,學會選擇適合的樹枝並掌握基本的編織技巧

    帶領學生到校園中,尋找合適的樹枝類型,並引導學生挑選適合編織的樹枝。提供學生不同類型的線材(如棉線、毛線、尼龍線等),並指導學生選擇適合編織的線材。

  • 05
    運用編織技巧,並開始創作簡單的樹枝編織作品

    教師示範綁繩、打結、固定、簡易編織技術,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挑選不同色彩、質感、粗細等形式的線材,使用所學技巧進行創作。

  • 06
    成果完成

    完成的樹枝編織作品,可依照個人風格,加上創意及巧思,進行加工裝飾等細節。並與他人分享成果,及欣賞其他同學完成的作品 。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