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紙」感的異想世界

核心概念
  • 質感構面的美感
  • 合宜的質感構面
  • 思考合宜的質感搭配,達成好質感的設計應用
美感知能
  • 質感的搭配與應用
  • 能運用立體包裝盒了解質感的多樣化
  • 能思考生活中紙材質感的美感搭配設計

課程概說

「在生活中創造有『紙』感的禮物包裝!」
人們日常生活禮尚往來,常需要包裝來點綴禮物的美感,所以從生活實用面向切入,學以致用於生活中~~利用立體紙盒創造質感包裝~~提升與紙共舞的生活美感哲學與素養。
課程讓學生學習工具的意義與質感構面要素,從製作禮物盒包裝課程培養生活中的美感意識,藉由聖誕節交換禮物遊戲活動提升學習動機。過程中學生思考如何為神秘禮物選擇合宜的「紙」感包裝。從探索→觀察→思考→試驗的分層學習歷程,思考選擇合宜紙材達到有質感的包裝設計,讓學生體驗質感構面的生活意義,最後傳達減塑愛地球的思維,實踐美感好生活的理念。

美感預期成果

1.提高對質感的認識和美感感受。
2.了解質感功能性和視覺感受之考量。
3.透過遊戲提升質感認知。

教師課後省思

依據美感課程中「質感」構面,設計以「紙感的異想世界」為主題,依課程實施計劃結束後,歸納出「課程教學觀察」及「教學問題與對策」兩部分來說明:

一、課堂教學觀察:
1.在校園環境質感觀察,學生利用鉛筆拓印找尋校園質感,打開孩子對環境質感觀察的視野。
2.提供50多種的紙張讓孩子拓印觀察,開拓孩子的視野。
3.孩子為自己所帶來的二手禮物分析其質感,選擇合宜的紙張可以幫助學生更認識質感。
4.完成紙張禮物袋製作之後,再進行綁線的質感實驗課程,可以讓學生了解質感與質感之間的搭配是否合宜,學生也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習審美或者是想要營造設計出來的包裝氛圍。
5.學生在互評的過程當中都可以欣賞別人的作品,並選出心目中理想的設計。
6.多數學生回饋給老師的心得都相當肯定美感課程中所帶給他們的質感認識,並能夠感受到質感的細微變化,以及在選擇包裝時必須要考慮到質感的搭配應用。

二丶未來教學規劃與建議
1.除了觀察環境的質感,未來也可延伸課程,例如觀察生活中的物品的質感課程,比較質感之間的差異。
2.紙張質感探索課程可以多增加一節課,如此可以更深入地認識更多的紙張,記憶也較為深刻。
3.緞帶及綁線的質感選擇不夠多樣化,此次購買的綁線材料約20多種,下一次可以在找多一些質感的線材,提供學生更多樣化的選擇,和包裝素材的可能性。
4.用假鈔讓學生互評的方式是一種審美判斷的練習,但是過程當中因為學生會受人際關係的影響,所以並不客觀,教師宜做整體的評估,判斷出優秀作品。
5.因為此次課程實驗對象為全一年級185個同學,同學在在製作禮物的籤和編碼時有遺漏,過程當中應再確認。

課程規劃
  • 01
    尋找校園質感

    尋找校園中的質感,利用學習單拓印出多樣的校園質感世界。

  • 02
    生活中的質感發現與思考

    1.觀察生活中包裝質感有哪些? 2.質感和美感的包裝設計思考。 3.以人和環境為主的設計思考。

  • 03
    包裝與禮物的質感搭配

    1.包裝質感和禮物質感搭配合宜的可能性。 2.選擇合宜的紙材規劃包裝設計。

  • 04
    合宜質感的包裝設計製作I

    1.利用廢紙日曆紙折出完美漂亮的紙袋包裝。 2.將選擇的質感紙張進行完成。

  • 05
    合宜質感的包裝設計製作II

    承接上一堂課。

  • 06
    包裝質感考量

    1.將禮物袋放在一起,大家學習審美,判斷出好的質感搭配並並用假鈔給予奬學金的互評。 2.老師進行評分,選出優良的包裝設計作品。

  • 07
    「紙」感的異想世界作品一進行美感分享

    以交換禮物方式,讓學生能欣賞他人作品,並了解他人對禮物與包裝之間的質感選擇。

劉玉娟
嘉義縣立大林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嘉義縣立大林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