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手作傳情巧克力

核心概念
  • 質感構面的美感
  • 合宜的搭配質感構面並運用
  • 質感的定義與美感的產生
美感知能
  • 何謂質感
  • 不同材質運用在物件上搭配的特性與優缺點
  • 生活中不同材質的實用性與搭配上選擇的考量
  • 各種質感及其代表的感覺

課程概述

本課程實施於高雄市立旗津國民中學,教師現任教於高雄市立鳳西國民中學。

質感指的是對象物的表面性質,可經由觸摸或視覺經驗的聯想而感受到,首先放在引領學生認識「質感」的概念,開啟一扇體驗其美感的門;其次是引領學生嘗試不同質感的感受,觸覺及味覺的體驗;接下來針對自己的媽媽,製作適合給媽媽的各種質感巧克力球;最後引導到生活中各式生活物品質感的討論及反思。

美感預期成果

  1. 透過運用各種不同材質的物件,做出心目中想要的質感。
  2. 能夠清楚分辨不同材質的感覺與差異,並清處的用語言表達。

教師課後省思

  1. 做巧克力球時,提供的素材如果能更多元一些,或許學生就能有更大的發揮,否則做出來的成品可能會大同小異。
  2. 可能是課前引導不夠,所以常常第一個施作的班級成果總是差強人意,越後面的班級或許是我課前叮嚀越來越詳細了,相對成果也較讓人滿意,這個單元的每堂課幾乎都是如此,果然老師也是需要做中學的,經驗豐富了引導也越完善,尤其是第一次操作的新課程,必須在課前想到上課時的各種可能。
  3. 除了從觸覺摸東西及味覺吃東西之外,可能還要再想看看要怎麼讓學生更深入體會質感。
課程規劃
  • 01
    觸覺上的質感-摸摸看

    準備一些外表材質觸感反差大的東西放在箱子內給同學摸,讓同學說說摸起來的感覺,他的外表應該是長怎樣的,用觸覺體驗質感表面的差異。

  • 02
    味覺上的質感-吃吃看

    準備一些不同口感的食物讓同學矇著眼睛吃,並說出寫下自己的口感,用舌頭體驗不同質地在口中的差異感覺。

  • 03
    巧克力盒製作

    先將盒子圖案印製在厚牛皮紙上,再讓學生裁切組裝。

  • 04
    觸覺+視覺上的質感

    送一盒請巧克力給家人(父母親或阿公阿嬤),透過巧克力球的製作,表面材質差異處理及內裹質地差異處理,送一盒針對家人所設計的巧克力。

  • 05
    巧克力球學習單

    繼上周做巧克力球給家人吃之後,請用學習單畫出並描述每個巧克力球的特色,及家人吃完後的心得。

許甄云
高雄市立鳳西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高雄市立鳳西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