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餐桌上的美・食饗宴

核心概念
  • 比例構面的美感
  • 構成構面的美感
  • 合宜的構成構面
美感知能
  • 知道如何將物件簡化成幾何造型
  • 知道物件間如何搭配
  • 了解何為對稱、何為平衡

課程概說

到美食人人喜愛,但是在品嘗美食時大多都只在意好吃的食物而忽略“美”,所謂的美食常常只是好吃、CP值高,在包以塑膠袋、搭配免洗筷,很多時候美食並不美。
在許多的飲食文化當中,擺盤已經成為一門顯學,如何透過食器的搭配與實物造型的組合讓美食更美?期待透過課程可以讓學生瞭解,讓美食不僅是味覺的享受更是視覺的饗宴。

本次以比例為基礎、以構成為主的課程,從一開始透過問題使學生反思:盤子只能圓的嗎?白色餐具為何最常見?高級餐庭為何高級?利用問題讓學生產生好奇,接著從單一食物與食器個別造型的分析、兩者的組合嘗試、到後來多種食物元素的搭配、配件的挑選…在一次又一次的練習中,讓學生從實際的討論與操作中了解食物與器物的立體構成。

美感預期成果

面對高三學生,即將從學校團體生活邁向獨立個體之大學生,此次課程從生活議題出發,以原本大家喜歡吃的東西為動機,利用構成原理將食物打造成與平時不一樣的盤中風景、美的視覺饗宴。

在六堂課中,從一開始單一食物與器皿的搭配,擺盤範例、構成解說…慢慢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練習多樣食材配料的構成。過程中除了實際操作,最重要的是教師所拋出的各樣問題,讓學生透過腦內思辨的過程確立自己的想法,建構出小組獨特的擺盤創作。最後以各組互相觀看、互相評語的方式,看見大家不同的創意與用心作為借鏡,並詢問未來之可行性。若時間允許之下,可與學生延伸至畢業謝師宴擺盤設計或未來生活中主題性之設計,讓課程更能與未來孩子生活情境接軌。

 

教師課後省思

一、此次課程實施在高三及高二體育班,學生因為平日課程多為學科,所以樂於每節課的實作操作課程,專注力高也能自動充分的參與。但也因為課程實施一周一節,在每次實作前教師須稍作說明,所以有時實作時間緊湊,無法讓學生有時間沉澱及充分發表心得。

二、高三的學生理解能力高,所以此次課程當中,比較期待自己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訓練及練習與他人溝通的能力,已知道構成美感之所以然後,也能與小組夥伴說出並溝通有共識的美感概念,進而一起完成擺盤。

三、因為是高三學生為主的課程,過程中的兩周分組方式,由老師自訂方式,帶入輔導團體活動概念,打散及避免學生自己分組總是尋找熟悉的同儕,讓學生練習在未來生活中,如何與人表達及說明自己的美感意識以及如何與喜歡或不喜歡的同儕合作。

四、因為每周課程結束相當的緊湊,所以在最後一周的歷程總結相當重要,因為有過程所以更容易帶著孩子沉澱想法。

五、若未來此課程再次實行在高三學生課程時,將安排更多時間讓學生上台發表,如何將所學應用於未來的生活之中。

課程規劃
  • 01
    啓程-美食新定義

    1. 美食排行榜調查。 2. 美食與美。3. 解構食物。

  • 02
    嘗試篇

    1. 搭配嘗試。 2. 小組相互觀摩。

  • 03
    發現篇-款待的藝術

    1. 發現款待的藝術。2. 盤中風景—構成美學。

  • 04
    探索篇-器皿上的構成練習一

    以學習單的方式讓學生在 小組內討論確定想要探索的主題,先以手繪方式想出三種構成草稿,現成食物由全班決 定後教師統一購買,各組接著規劃好要帶的其他裝飾食材、物件,相關工具等等。

  • 05
    探索篇-器皿上的構成練習二

    讓學生開始實作探索,將準備好的器 皿、現成食物、裝飾用的各樣物件討論並擺放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後作拍攝紀錄。

  • 06
    分享篇-派對日

    美食「想」宴:美食 Show & Tell

謝欣茹
南投縣立旭光高級中學 教師

任教於南投縣立旭光高級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