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給十五歲的信箋

核心概念
  • 能理解「構成」中,「在一起」的位置關係。
  • 能理解構成中,所有物件位置的均衡美感。
  • 能在物件或訊息分類及群組的發展過程當中,整理出構成美學。
美感知能
  • 可以依據「狀態敘述」而能夠將物件排列「在一起」的能力。
  • 能將局部與整體的相對位置調整到均衡的狀態。
  • 能夠完成訊息、物件分類和群組的過程。

課程概述

當學期走到第二學期時,九年級的的氛圍漸漸多了畢業氣息,所以,希望藉由美感構面-「構成」的美感觀點,記錄下校園之美。
首先,同學以小圓點的排列構成「在一起」的關係,體驗物件在關係位置的排列,可以產生「從屬」、「對立」、「上升」、「下墜」、「對比」、「漸層」、「均衡」等視覺意象。然後,帶同學實際走訪校園,運用攝影的方式,讓孩子以美感的視角,去發現校園中的景物構成。
承上週,教師分享同學的作品,引導同學在彼此欣賞的過程中,針對作品回饋個人美感觀點,一方面能產生美感對話,另一方面能對校園美感產生共鳴。
最後,將相片與文字作為素材,經過分類、群組,排列位置關係,探討局部與整體的關係,構成畢業信箋,在相互交換的過程中,留下友情紀念的同時,也分享美感觀點。

美感預期成果

同學透過構成課程之後,能了解版面設計需要經過素材分類再群組的過程,位置關係的確定之後,局部與整體呈現均衡考量,才能呈現”美”的樣式。

教師課後省思

如果未來將「15歲的信箋」列入課程的話,會建議和導師偕同完成最後的信箋書寫。因為,導師較能完整掌握該班在校三年的生活回顧,較能引發情意感受,較能幫助完成最後階段,「寫給15歲的自己」。

課程規劃
  • 01
    能了解物件之間的位置關係

    1.\t同學用相同顏色尺寸的點點貼紙在方格中擺放出「在一起」的關係。例如:「從屬」、「對立」、「排擠」、「擁戴」。 2.\t同學用相同顏色尺寸的點點貼紙在方格中擺出視覺動態感。例如:「上升」、「下墜」、「集中」、「震動」。 3.同學用大中小三種點點貼紙在方格中擺出美的 形式。例如:漸層、對比、對稱、反覆、均衡。

  • 02
    能發現構成美感中的位置關係。

    運用上週「排在一起」構成觀點,以及「對稱式構圖」和「非對稱式構圖」的音樂MV來啟發同學物件相對位置的關係。 同學兩兩分組,使用平板的攝影功能,在校園中走訪,透過攝影鏡頭,從微觀的視角,以及構成的美感觀點出發,”再”發現校園之美。

  • 03
    能發表與回饋美感構成觀點

    教師整理上週的「校園美感發現構成」的攝影作業,並將放大洗出,佈置在六人一組的桌面上,每張桌面佈置三張,同學依據學習單上的標示,以走多桌方式尋找相對應的相片,並寫下自己的美感觀點,完成的同學將學習單張貼在白板上,同學可以彼此互相欣賞回饋美感觀點。

  • 04
    能分類、群組訊息,顧及局部與整體關係。

    同學用大中小三種尺寸點點貼紙,3mm及9mm的紙膠帶線段,矩形便利貼,在5*8的方格中依據自己的比例、色彩素養來排排看,試著排出美的形式,建議完成三種型式排列。過程中引導同學思考素材彼此的位置關係。 (可以參考:漸層、對比、對稱、反覆、均衡等美的形式原則。)

  • 05
    1.能分類、群組訊息,顧及局部與整體關係。 2.能解決發展過程中的問題。

    發下同學校園攝影的相片3*5,紙膠帶,各色丹迪紙,以及模型尺規,讓同學依據上週的「位置關係排排看」的構成的觀點,過程中提醒同學注意局部與整體的位置關係,動手排出畢業前的信箋設計。

  • 06
    能彼此欣賞回饋美感觀點

    教師將同學編排的「校園情景」列印成信箋樣式,同學寫下自己畢業前夕的心情和成長,也和同學交換信箋,彼此留言祝福的同時也分享自己的構成美感觀點。

郭芝菁
嘉義市立民生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嘉義市立民生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