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本單元學生將從日常中的觀察,紀錄營養午餐吃的方式,進而提問是滿足飢餓感的「吃」?還是兼具美感的「品味」?這之間的差異關乎餐盤中的「構成」。接以課程平台,美感「構成Kit」作為探索與練習,讓學生對畫面識讀與訊息的分布形式,產生連結並認識版面中位置與主從關係的完整歷程。接著進入圖書館,透過雜誌版面編排的觀察,驗證探索與學習的概念。最後,課程以「我的構成」進行整合與運用,展現自我特質並為日後相關報告培養自己的美感經驗,不再隨興地進行版面設計而是達到最完美的平衡狀態。並符應新課綱學生學習歷程檔案的製作與編排,期許對生活中有著更敏銳的感受。
美感預期成果
1.學生對生活有感,提升生活美感。
2.認識構成,部分與整體是相互影響的,不是隨興而是要放在對的位置。
3.透過版面設計的實作,盼能運用於日後相關的報告、學習歷程檔案製作、培養美感經驗。
教師課後省思
1.學生資訊能力差異性大,同時開放多樣媒材,對於教學者的時間掌控是吃力的,但增加作品的多元性。
2.以圖書館雜誌區近50種雜誌封面進行觀察,在視覺上的刺激是直接「有感」的,進入關於「構成主從關係、版面位置配置」討論與分析,學習效果是顯著的。
3.營養午餐擺盤的體驗,落實於生活中,學生覺得新鮮與受用。
課程規劃
-
01怎麼吃 重要嗎 ?〈第一週〉
1.你的午餐美嗎 ? 2.校園中營養午餐談「吃」與「品」。
-
02封面故事〈第二、三週〉
1.雜誌封面構成的要素。2.分析主從關係與放置的位置。
-
03書寫 構成我.我的構成〈第四週〉
1.要傳達甚麼樣的「我」。 2.要呈現的風格。
-
04繪製 構成我.我的構成〈第五、六、七週〉
1.文字與圖像的主從關係。2.適切的版面構成。
-
05構成美力─總結性評量〈第八週〉
1.這樣吃才叫美〈將第1周、第3周,午餐盤飾對照與分析〉。2.我的構成,創作發表與自我行銷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