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有感故事地圖小編

核心概念
  • 合宜的生活美感
  • 構成構面的能力
  • 生活有感美好配置整合美感力
美感知能
  • 學生能初步理解構成美,理解構成美感在畫面中的重要性
  • 學生將知道圖面中空間與構成的關係,能運用比例在生活中的美感構成
  • 學生能理解空間中虛實之美,能應用整合美感力進行擺設與空間安排

課程概說

本課程由孩子貼近的生活環境取材 ,以孩子日常中天天接觸到的文具與書桌為出發,探索生活環境裡構成在的畫面上所產生的影響,再從調整比例來理解構成的第一件事,透過分組合作的一張紙的排列組合,啟動孩子平面配置的美感對話力,引導同學分析物件的構成元素與相互之間關係,以沙拉點心為命題單元,嘗試調整平面配置中部件之間聚散與搭配,進而練習排列組合成有美感的擺盤擺設,最後以一日美好生活食癒店長,將構成美從餐桌上延伸到週邊的環境,培養美好而適切的視覺表達力。

構成最重要的是與視覺和比例有關的議題 ,有構成美感的畫面是有關於部件的選擇與搭配 ,構成美其實就是最適切而舒服的整體安排, 好的構成有一定的合宜美感,符合適宜的平衡、比例等形式之美,即能達到部件與整體的協調,期許孩子們在生活日常中,能主動認識事物的本質,安排合宜的比例搭配,思考人與空間的關係,並能主動關懷、尊重、包容身邊的人、事、物以及環境。

美感預期成果

1.在日常生活中會主動體察週遭的自然或人的構成之美
2.能發現合於美好構成的關係
3.能區辦平衡並且好美的畫面組構
4.能敏察環境中構成與尺度的關係
5.在日常生活中能安排有適切美好的搭配
6.能解決環境中空間整理的問題
7.能反思 人與空間、人與環境的協調關係

教師課後省思

在美感課中循序漸進的以任務導向進行體驗式課程,孩子們從有限制的圖面三種方形構成→到團體合作的方形構成→嘗試用三種圓形構成圖面→到用圓形與方形餅乾組構的點心擺盤,六堂課間,從孩子一開始試圖擺出具象圖形到用整體構圖來構成具有對稱、均衡、反覆、韻律…等美的原理原則的特性的圖面,最後透過擺盤的排列組合的構圖表達自己對美感理解的實踐,美感源自於對生活點滴的觀照,一點點的不一樣就可以有美感是,這堂課孩子們最大的收穫與體會。

課程規劃
  • 01
    方形的排列組合1

    學生將依照四種排列題目進行練習,考量彼此之間的相對關係,討論並說明整齊有次序的組合方式。

  • 02
    構成要素-美的原理原則

    教師說明美的原理及原則概念,學生排列出:反覆對稱、統一、韻律、均衡要素的畫面。

  • 03
    方形的排列組合2

    分組合作(4-5人一組),教師命題請大家在全開白紙上,一同組成具有_______要素的畫面,每組練習2-3種;之後學生分組將數個方形與數條線排列於一張紙的平面畫面上,討論整齊而有次序的組合。

  • 04
    圓形的排列組合

    學生在學習單上組成 具有(美的原理原則)畫面組合。

  • 05
    點心擺盤有構美

    學生各別選擇一種圓形、方形、條狀或三角形盤,將方形、圓形、長條形及大、中、小各式餅乾,在盤上排列構成美感的擺盤,可排列組合多次,也可由教師命題再排列 教師拍攝各同學擺盤成品。

  • 06
    點心擺盤有構美2

    學生分享與討論分析。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