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一個實用穩固的物品,不僅因為材質與結構設計良好,也應歸功於各組件間彼此適切的接合;隨著工藝技術日漸精良,構造不僅只需要結實牢固,更進一步要求具有美感。本課程先讓學生了解穩固的構造,以棉花糖和牙籤練習接合,並嘗試不同接合材質,理解其特性。第二部分,認識軟材質與能產生動態的接合方式,組裝風力可動造形。第三部分,模擬生活物件中互相連動的接合,製作動力機械小玩具,透過實作發現構造不同的可能性。
課程設計由穩定、動態到連動三方面,讓學生接觸構成的多元面貌,並期待他們在學習這些知識與經驗後,能轉化為增進生活美感的養分。
美感預期成果
- 理解構成的意義。
- 嘗試各種不同的接合材料,並能選擇最合宜的一種。
- 完成風力可動造形作品,明白平衡在接合上的重要性。
- 設計動力機械小玩具,了解生活物品中的連動接合構成。
教師課後省思
- 因今年美術教室整修,需要跑班上課,造成預備與發放材料上的困難,縮減了學生製作時間,導致最後一個單元的動力機械玩具,完整度減低。希望之後有機會,重新修正調整課程後,再進行一次課程。
- 製作動力機械玩具使用的瓦楞紙版,好處是輕便、易剪裁與黏貼,但壞處為比較容易鬆動,穿孔後的洞,經鐵絲摩擦會越變越大,導致物件動作容易歪斜改變,下次會使用其他的材料嘗試。
課程規劃
-
01緊緊相繫:骨架與構造的關係
1.嘗試利用棉花糖與牙籤組裝一個穩固的正方體,最多20支牙籤、15塊棉花糖,不限制連結的方式。將同學們組裝好的正方體,放置在同塊板子上一起搖晃,觀察哪種接合方式美觀又牢固。
-
02緊緊相繫:選擇合宜的接合材
1. 延續上堂課練習,同組同學嘗試不同的接合材 料,如繩子、細鐵絲、膠帶、白膠、橡皮筋等,以同樣方式組裝牙籤立方體。2. 同組的立方體,放置板子上搖晃,觀察不同接合材料的緊密度與美感呈現有何差異? 3. 討論哪一種接合材料與方法是最美觀合宜的。
-
03若即若離:動態平衡的接合構造
1.發放竹筷與手縫線,將同組同學前一單元的立方體作品,以竹筷與手縫線接合,彼此達成平衡,成為具美感的風力可動造形。2. 觀摩與討論動態平衡的接合構造。
-
04借力使力:連動的接合構造
1. 觀察分解動力機械玩具的接合構造。 2. 思考討論有同樣構造的生活物品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