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構成無所不在,舉凡繪畫、攝影的構圖,衣著的搭配,空間的佈置裝修,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樂,處處都離不開物件的擺放與組合形式。若能掌握構成美感的重點,在生活上加以運用,能提升個人的美感品味,也有助於解決公共空間的紊亂,提升環境品質。構成是物件排列是否合宜有度的基礎,希望學生透過學習構成的概念,使生活中的擺設,不論是實用或裝飾,都能夠有合宜合度的美感表現。本課程採用「做中學」的概念,透過美感小實驗,整理出個人的構成形式模組,並以「相片牆」為主題,在畢業前夕,整理在校三年的點點滴滴記錄做相片輸出,作為畢業前最好的回憶,並能將構成概念靈活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美感預期成果
- 學生能了解「構成」影響美感的呈現。
- 學生能以「構成的眼光」觀看視覺對象物,累積審美經驗。
- 學生將喚醒自身的「美感需求」,在生活中繼續探索,甚至影響別人。
教師課後省思
余秀蘭老師的相片牆課程架構非常完整,在課程安排上最後發展為點點滴滴回憶相片牆,讓國中三年生活有一個美麗的結束,學生在面對會考上的課業壓力,能藉著前面的kit活動暫時脫身,進入自我反觀的審美辨識境界,最後各班的點點滴滴回憶相片牆也能和畢業典禮場地結合,讓畢業典禮有更多層面得意涵。
-
01了解「構成」影響美感
建立學生對生活中構成運用的初步認識,並以討論法引導學生認識相片牆的構成分析。
-
02學習「構成」的方式
老師提供學習單,讓學生以黑色簽字筆創作9種不同風格的構成樣式。 3 種指定題目,另外 6 種開放自由創作並命名,但要呈現抽象構成的概念,避免變成圖形繪製。
-
03實驗「構成」的方式
學生用卡點西德剪成不同大小的矩形。每張矩形黑色貼紙都要想成是「相片框」,並以此創作「相片牆」的模擬。
-
04「相片牆」佈置體驗 PK 賽
老師準備兩組白色相框圖片組(已在相框背面貼上強力磁鐵),在教室黑板上進行「相片牆」佈置體驗 PK 賽。兩組出場,抽籤決定佈置風格題目,限時在 5 分鐘內完成。老師引導學生針對小組作品進行講評,老師做最後統整。
-
05點點滴滴相片準備
各班提供國中三年各活動相片,挑選出值得紀念的相片,討論沖洗照片的尺寸,建立電子檔至沖印店沖印後在相片背後貼上磁鐵貼紙。
-
06「點點滴滴相片牆」佈置
全班共同討論決定相片牆構成的方式,並協力在黑板上完成相片牆的配置和調整,老師進行講評統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