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 以四方花磚為單位,介紹禪繞畫紙磚中可以是對稱,可以是重複或成組的秩序美感,利用校園中植物、生活物品來構成紙磚中的構圖。
● 課程中引導學生發現模組化的構成秩序,以四方花磚為單位,嘗試編排各種圖形構成的排列方式。
● 花磚圖樣上色,感受其美感並將心得寫出來。感受作品與實際景物間轉化的不同。
美感預期成果
學生能以構成美的原則觀察生活事物,體會構成美的感受。並學習運用構成概念於平面創作中。
教師課後省思
- 學生在將文具用品記錄簡化為圖樣時,比較掌握不到重點,容易被包裝上的文字、圖案等裝飾細節影響,應再多提供參考範例。
- 設計圖案時,可多加入點、線、面元素,豐富畫面構成,可能需增加複習相關知識與範例的課程。
- 考量教室設備、課程時間安排等因素,此次以色鉛筆為上色工具。若課程時間較充裕,可再增加水性色鉛筆上色方法的教學與練習,讓學生多嘗試混色、重疊、漸層等。
課程規劃
-
01校園植物大搜查
學生觀察、認識校園植物,運用拓印、採集、拍照等方式,蒐集植物紋理。
-
02紋理大搜集
● 觀察上節課蒐集的植物,用黑筆描繪下植物外型、葉脈等造型紋理特徵。 ● 觀察生活中的文具用品,描繪下其造型紋理特徵。
-
03紋理設計
將描繪好的植物、文具圖形再由簡化、變形等方法,轉化為圖樣設計。
-
04植物磚設計
以花磚、禪繞畫紙磚為例引導,輔以美感電子書、課本美的形式原理單元說明,美學中、生活案例中的構成原理。以校園植物、生活物品圖形為主題設計四方花磚圖樣。
-
05植物磚構成
運用校園植物、生活物品圖形,嘗試各種構成組織方式,每人設計出一組花磚圖樣。
-
06組合&心得書寫
花磚圖樣上色,感受其美感並將心得寫出來,感受作品與實際景物間轉化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