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學生曾經觀察生活中的環境進行美感課程,是以再次請學生觀察生活環境中的鐵窗拍照紀錄上傳 google classroom,進而引發學生們學習的動機。此次課程希望藉由生活生活環境中所見的鐵窗,進入傳統鐵窗其中的差異是什麼?再由鐵窗花引導學生進入構成構面,帶出基本設計中秩序、反覆、漸變等等觀念,讓學生體會美的展現。也讓學生透過構成此一構面設計具有秩序、反覆、漸變等觀念的筆筒。
美感預期成果
- 美感觀察
- 觀察生活周遭的鐵窗,拍照記錄
- 美感技術
- 鋁線裁剪法、螺旋、扣接和綁接等技法
- 把鋁線想像成畫筆的線條,只要掌握了點、線、面的組合,就能利用彎、折、穿、繞、編的方式製作構件
- 美感概念
- 反覆,構成方法中的一種,將同樣形狀或色彩等元素重覆排列,具有簡單、清新、整齊的感覺
- 漸變,將構成的內容或色彩,做層次的變化,強調階級變化的美感,具備秩序和規律,給人層次清楚,柔順不突然
- 對稱,具有平和、穩重、莊嚴的感受;表現形式有:線對稱、點對稱、感覺對稱
教師課後省思
計畫中,期望學⽣可以⾃⾏製作出⼀個筆筒,但鋁線的操作有其難度,學⽣第⼀次使⽤,花很多時間在摸索,以⾄最後完成作品時由 2-4 位同學設計的單位型組合再⼀起,整體的美感展現,就缺乏⼀致性。
課程規劃
-
01認識街道巷弄-鐵窗花
1.運用 ppt 分享學生拍照的紀錄,從而帶入較具特色的鐵窗花和其文化背景 2.介紹構成的形式原理:秩序、反覆、對稱、平衡、 對比、韻律、統一等概念 3.引發同學思考傳統的鐵窗花運用了構成的那些構面?
-
02複製與再造
1.利用線型設計「單位型」,讓學生發展新的圖騰,使其成為變化的單位 2.藉由構成的形式原理,請學生將「單位型」進行秩序、反覆、對稱、平衡、對比、韻律、統一的變化排列
-
03玩鋁線
1.介紹鋁線的特質:將鋁線想像成畫筆的線條,只要掌握了點、線、面的組合,就能利用彎、折、穿、 繞、編的方式製作構件 2.嘗試將鋁線彎折、纏繞,做出「單位型」
-
04組合「單位型」
1.將設計好的「單位型」,將其排列形成環狀表現 2.重新調整規劃,運用「單位型」設計筆筒
-
05鋁邊筆筒(一)
1.製做「單位型」,使其串接再一起
-
06鋁邊筆筒(二)
1.串接「單位型」,形成筆筒
-
07成品展現
1.說明設計的理念 2.票選最具美感的筆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