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美感光・隅・構

核心概念
  • 合宜的接合「不鏽鋼欄杆」和「方瓶」,符合不晃?好拆?有美感?
美感知能
  • 色彩配色
  • 美的原則
  • 美感構造

課程概說

同德校園陽光充足,在不同季節及時間點,能呈現不同的光影效果。走廊旁的女兒牆面上是不鏽鋼欄杆,陽光打在上面,形成強光,非常閃亮。如何善用自然光線,經由美感構造方式改造後,讓透明的夢幻聖誕小夜燈作品與不鏽鋼欄杆結合,成為一個「光・隅・構」裝置美感作品,為此次課程重點。當光遇見不同顏色裝飾的透明卡點西德及玻璃紙後,投射到地面的彩影將如此的吸晴。國中生涯課業繁重、人際關係、自我認同等壓力下,讓「光・隅・構」的裝置美感呈現,成為轉換心情的校園美角。本課程進行前,須先完成「構成-夢幻聖誕小夜燈作品」,再進行此次課程。課程中設定層層「任務」來思考方形寶特瓶固定在不鏽鋼欄杆的接合構造,感受「部位-外觀-細節」的構造美感關係。「圓柱集合練習」主要目標為讓學生探索圓柱、橡皮筋、螺絲等材料之間數量、方向、捆束方式以及彼此接合關係所產生的規律性的美感。在製作的過程中,選取合於美感的的接合方式,並將之製成作品。

美感預期成果

  • 美感觀察
  1. 合宜的接合「不鏽鋼欄杆」和「方瓶」,符合不晃?好拆?有美感?
  • 美感技術
  1. 色彩配色
  2. 美的原則
  3. 美感構造
  • 美感概念

方瓶之間的結合應用才能符合不晃?好拆?有美感?

  • 其他美感目標
  1. 校內聖誕節活動

 

教師課後省思

紙張素材來源問題:一開始設計課程時,是希望以環保、融入大稻埕在地產業兩方面為主要目標,在課程之初,茶葉的五感及質感蒐集分析課程都十分順暢。只是在手工紙製作時,會遇到:

  1. 廢紙材料不夠-因為是使用先前畢業生未帶走的水墨練習紙和用過的圖畫紙來當作造紙的素材,但因為學生使用量大於庫存量,所以,只好加入一些新買的紙張,有些可惜。
  2. 廢紙紙材不同-請學生提供不同紙張當作造紙素材,但因為厚薄不一,紙漿在攪打過程中,纖維不易融合,但也有另類質感出現。
  3. 紙漿最好由老師先準備:因為每次只有一堂課,若學生要準備紙漿再進行抄紙的步驟,時間會來不及。建議老師將紙漿都準備好,但要說明今天有哪些不同的紙漿,請同學記錄下來,最後完成時再做比較,如此同學可以多認識不同的紙質。
  4. 建議每班課程時段要連續:由於紙漿沒用完可以重複使用,所以,不要用完一次就回收,各班可以輪流用,紙漿不夠可到材料區再加裝即可。再下一個班級使用前,水盆要蓋上蓋子,以免有蚊蠅被水源吸引。
  5. 衛生安全要做好:進行手抄紙步驟前,一定務必要用肥皂洗手,如此才能保持紙漿的乾淨和衛生,紙漿也好重複使用。
  6. 此次課程學生反應良好,手抄紙完成後,再與輔導課合作,學生寫下感謝內容,並於訪問大稻埕商家後贈送給商家,讓在地商家看到我們對大稻埕文化再創用心。
課程規劃
  • 01
    發現問題

    試著找出不鏽鋼欄杆與光線的關係

  • 02
    構造初探

    試著將「方瓶集合」捆束、固定、不脫落。想想看,如何做較有效?

  • 03
    構造任務

    探索不鏽鋼欄杆哪個位置能夠「固定」?試著將「圓柱」和「方瓶」捆束、固定、不脫落。想想看,如何做較有效?

  • 04
    尋找最佳 C 位

    「全班作品大集合」尋找「最佳展示點」

  • 05
    光隅構派對設計提案

    設計符合「不晃、好拆、有美感」的方瓶與不鏽鋼欄杆結合構造

  • 06
    測試&改良

    對提案反覆測試,及修正,並記錄此方法的優缺點

  • 07
    光隅構派對展示會

    各班展示及分享完成的裝置藝術作品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