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藝起花磚構美

核心概念
  • 能瞭解秩序美與構成美並能比較分析構成原理。
  • 能理解二方、四方連續構成方式與構成美感的五個面向概念
美感知能
  • 二方、四方連續構成、剪紙技巧
  • 能利用色票進行校園、在地社區色彩特有色彩的美感討論

課程概說

學校社區有棟花磚老屋被拆除,學生於美術課提出討論,對於老房子消失感到可惜,開啟了藝起花磚構美的課程。希望從傳統花磚的認識與探索,帶領學生重返老屋的美好時光,藉由課程學習,重新體會往日的美感與創意並學會珍惜重視生活中的文化財。以影片介紹傳統花磚,透過學習單分組討論傳統花磚上的構成原理、元素與色彩配置,家中是否有類似的花磚布置?介紹花磚圖案構成與二方、四方連續與剪紙構成之間的關聯性,引導學生創作具有美感的花磚圖案,將 設計的圖案以剪紙或四方連續構圖方式進行構圖,完成後複印在圓形杯墊 上。提供青花色調的釉彩約五色,進行釉彩上色技巧教學,釉彩後燒製,完成個人專屬的花磚設計。能比較台灣傳統花磚與國外花磚的差異,能瞭解現今花磚存在的方式與應用且能夠分享個人的創作。

美感預期成果

  • 美感觀察
  1. 能瞭解台灣傳統花磚的由來、意涵與特色並存在於生活中何處?
  2. 能理解花磚構成的形式、原理分析及不同的構成樣貌。
  3. 能欣賞與比較不同花磚的構成美感表現,包括:今昔、國外花磚 等等。
  • 美感技術
  1. 能以二方、四方連續、剪紙等構成技巧,在方形草稿紙進行花磚圖案設計並能將草圖繪至於 圓形杯墊上。
  2. 能利用色票進行校園、在地社區色彩特有色彩的美感討論,並將討論結果配置專屬自己色彩的花磚。
  3. 能欣賞同學的作品,以小組討論不同的 構成方式、色彩配置所呈現的意象,如何給予我們合宜的感受,主動發覺生活中的美感事物、對自己對他人進而對他人發掘更多美好的事物。
  4. 能運用青花釉料完成上色。
  • 美感概念
  1. 能瞭解秩序美與構成美並能比較分析構成原理。
  2. 能理解二方、四方連續 構成方式、剪紙技巧與構成美感的五個面向概念。
  3. 能將校園、在地社區色彩與花磚進行色彩的協調搭配。
  • 其他美感目標
  1. 與綜合領域共同備課,認識大稻埕茶產業文化,並且做出具社區文化特色的「茶色紙樸」。
  2. 學生能在訪問大稻埕商家之後,送上自己親手做的具大稻埕文化特色的再生紙明信片。
  3. 能加強環保概念,具有資源再利用的行為。

 

教師課後省思

學生反應這系列課程是個特別且有趣的體驗,尤其是對於四方連續的構成方式,學生反應熱烈。每個學生都化生為厲害的花磚設計師,發揮創意無限的可能。惟釉料彩繪於花磚素坯時,部分數學生因無法掌握釉料水分的拿捏,在著色部分較難掌握圖案的形體以及筆觸呈現。透過花磚的構成設計課程,引導學生認識台灣花磚的歷史與美感構成,每個四方連續的圖樣都有著其不同的故事、意義與情感,甚至有著獨特的個人圖形風格。特別是當學生知道作品之後會送至窯廠燒製時,對於四方連續的構成、釉料著色的技巧更是主動尋求解決方式且投入

課程規劃
  • 01
    花磚尋訪:能認識台灣花磚的源由、特色與造型風格

    以美感電子書說明構成的概念,再藉由台灣花磚影片, 介紹花磚文化與其保存的價值

  • 02
    花磚大觀園:探索、發現生活中的花磚

    能以小組方式討論、 分析不同花磚的構成原理 並記錄 於學習單中

  • 03
    花磚 美感 構成 :介紹二方、四方連續的構成方式

    分析與討論花磚中二方、四方連續的構成關係,並能 透過學習單完成二方、四方連續的構成練習

  • 04
    花磚構成剪貼 :介紹 剪 紙藝術在不同折數的構成表現

    能操作不同折數的剪紙方式與圖案造型設計,能觀 察、比較剪紙構成與四方連續構成圖案在造型上的差 異

  • 05
    花磚構美 1 利用剪 紙 原理進行花磚的 草圖 製作

    將設計的花磚草圖繪製於摺好的紙張上,以剪紙方式 將圖形剪下複印於 圓形杯墊 上或是以四方連續方式設 計花磚圖形並進行色彩規劃

  • 06
    花磚構美 2 :介紹釉上彩的彩繪方式,將花磚圖案進 行色彩配置與作品分享

    將花磚草圖複印在 圓形杯墊 中,介紹青花釉色的上色 技巧,將彩繪花磚燒製,能與同學分享花磚構成的創 作想法

鄧曉如
桃園市立武漢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 桃園市立武漢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