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花樣年華

核心概念
  • 認識花的造型與比例關係。
  • 認識世界名畫中的花卉與表現。
美感知能
  • 兼具數學幾何與比例,搭配美感,製作型板。
  • 將多種材料組合,做出具有複合質感的花朵。

課程概述

本課程實施於中山學校財團法人高雄市中山高級工商職業學校。

高中生正值花樣年華的妙齡,青春如同花朵般綻放,學生就像花朵有不同的個人特色,課程「花樣年華」的設計裡念是希望學生能透過觀察、摸索與創作,設計出專屬自己的花朵。
在「觀察」階段時,先以生活與自然為例介紹質感、構造和構成的美感,再以藝術史中的花卉作品出發,比較花朵的文化與表現差異,認識花的結構和數學關係,找到感性與理性的美感,並將課程從教室轉換到校園,觀察校園中的花朵,紀錄造型與特色;在「摸索」階段部分,學生會比較分析不同的材料,找到合適的材料來對應花朵不同的構造,呈現複合材質的花朵;在「創作」部分,統整之前的觀察與摸索,設計專屬的花朵版型,結合選擇的材料完成作品,最後,賦予花語,讓花朵設計不單單只有造型美感,也包含自我的語言,象徵學生現階段的美好時光。

美感預期成果

  1. 學生能認識花的造型、特色與數學性。
  2. 學生能搭配不同的材料,創作出具美感的個人花朵。
  3. 學生能展示與說明花朵的美感特色與花語。

教師課後省思

儘管因疫情而改成上傳照片分享作品,但效果不錯,可以透過螢幕同時綻放全班每位學生的花卉,並說明自己的作品,然而學生在拍照記錄自己的花卉作品時,照片的呈現卻稍顯薄弱,無法呈現出自己作品的特色,找不到花的重點,角度不佳、對焦模糊和背景混亂等問題發生,大大降低作品的美感,也因為這樣的狀況在往後的教學上可以增加攝影的課程,讓學生了解構圖、物體角度與對焦等設計美感,讓作品的美能清楚展現,此外,在花語的部分可以讓學生以書寫文字的方式呈現,讓文字增添溫度,增添個人的魅力,讓花樣年華這個課程不單單只是花朵的製作,也能具備語言與文字的魅力。

課程規劃
  • 01
    認識質感、構造與構成之美

    1.以生活圖例分別介紹質感、構造與構成的視覺美感。2.賞析以自然為題的質感、構造與構成美感。

  • 02
    認識藝術史上的名花與表現

    1.介紹藝術史上花的作品。2.說明花的文化與代表涵義。

  • 03
    認識花的結構

    1.介紹花的基本結構(例如:花瓣、花萼、花蕊等)。2.分析花瓣的形狀和數量變化(單瓣、複瓣)。

  • 04
    觀察花的結構

    帶領學生到校園觀察花的結構,以描繪方式紀錄花的形狀。

  • 05
    認識不同的質感

    1.讓學生摸索比較不同的質感的特色,找出適合的材料製作屬於自己花朵。2.材質的介紹。3.學生思考花朵需三種以上的質感表現。

  • 06
    了解花的比例與幾何形

    1.教導學生花朵的比例原則與幾何形之間的關係。2.製作專屬花朵的型版:讓學生自行想像與創作花朵的外觀造型,先以紙板作出型版,但須符合以下任務條件。 任務一:造型須具備花瓣、花萼、花蕊。 任務二:具美感且獨特的花樣。

  • 07
    材質之間的組合

    1.學生選擇多樣的材質,並思考質感與花的結構搭配。2.介紹各種材料的組合技法。

  • 08
    製作個人的專屬花朵

    1.以製作的版型搭配上所選的質感,組合成具美感與特色的花朵。2.製作過程中思考與調整花朵結構的比例(例如:花瓣的大小、間距、複瓣間的比例等)。

  • 09
    找出個人的花語

    1.將上週作品完成。2.找出個人的專屬花朵的特色,並寄予一個花語來描述花朵。

  • 10
    花樣的展現

    1.學生上台展示專屬花朵的造型與花語(個人發表)。2.聚集班上所有的花朵,展現出花團錦簇的花樣年華(團體創作)。

陳怡妏
高雄市立三民高級中學 教師

任教於高雄市立三民高級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