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將文字方塊躍升為影像,秉持著以實驗遊戲的心情將字母造型做拆解和重組,體驗自由與限制之間的張力。我們可以使用手機拍攝再放大到整個頁面,再拍局部再放大,這個時候我們的視覺就會看到字母的「造型」了。透過一年級曾經在校園尋找攝影主題的洗禮,運用自己的照片與字母造型結合,產生新的視覺連結,給予有趣的故事內容。
美感預期成果
學生透過練習以不同角度觀看影像,其設計元素還包含了字體和攝影影像,學習製作出翻開頁面時連續流暢的節奏影像和字體,未來在製作學習歷程時創意無限。
教師課後省思
本學期設定學生在製作情緒小書時,預定可以設定一個小遊戲與商品攝影有關,期待學生可以帶著自己設計的紙本小書前來教室,一起討論如何將紙本小書拍的很有情境。因此準備一些攝影小物和攝影紙,但因為疫情的延滯,這部分的活動暫停。但請學生繳交的miro介面上都先放好攝影的欄位,因此有些認真的孩子就已經先自主體驗,在家完成拍照上傳,可惜沒有多的時間可以面對面的討論,否這部分的表現可以有更多的可能。未來會將商品攝影這部分好好的規劃在學生作品收尾的部分,期盼能有更多的時間一起討論、一起成長。
-
01到底怎麼取名字?
在準備帶領孩子進入視覺傳達之前,與學生討論學校四周圍的植物,問「有人知道學校周遭中的是什麼樹嗎?」聊季節對四周的影響,聊葉子、樹木的色彩變化。花五分鐘請同學畫下對槭樹的印象,並傳閱至其他同學,讓別人判斷畫得像的請畫「O」,畫不像的請畫「X」。讓同學透過暖身互動明白當我們想要使用視覺傳達去交待訊息時,與它相關的知識固然重要,但還需要仔細研究它才能達到真正的共鳴。接著以生活周遭最常見的招牌LOGO開始介紹它們的故事、介紹視覺傳達的CSI企業識別系統等。課程結束後帶領孩子玩小遊戲,「你能畫出記憶中經典的LOGO嗎?」計時1分鐘,妥善使用手機的繪圖工具或是社群軟體IG可繪製,繪製完畢後請上傳到雲端給大家觀看。
-
02字由字在
介紹漢字歷史、英文字母等特色。並讓學生在生活環境中使用現成物去拼出中文字。中文字的主題需緊連著個人特質的名詞或形容詞有關。
-
03為什麼你的就是比較好看?
透過生活中的例子說明設計的七大原則:強調、平衡、對比、重複、比例、動態和留白空間。理解美不只是主觀的意識流,而是會有個依據可以讓我們去發現和探索它的有趣。
-
04虛擬貼字
將符合黃金比例的草稿繪製好後,使用黑色奇異筆或是黑色原子筆塗好塗滿,設定圖案LOGO只能是黑色或白色色塊。接下來請學生下載免費的「INKHUNTER」app簡單操作,可將設計的圖案透過app虛擬實境出現在想要的物體上,拍照存檔。
-
05字體洗腦篇
認識文字的力量,大小尺寸與字體都會帶來不從的情緒、感受與聲音。當透過設計原則的安排之下,每個文字甚至是單一字母都會幫助編排上呈現不同的視覺語氣。
-
06「HELLO!!~」
本文字課程將打開學生感官,帶著學生讓視覺和聽覺結合。請學生自製字卡,根據自己收集來的字體,根據字體的大小與視覺風格,編排在字卡上的位置等,透過這些可變因素,試著讀出文字本身帶出來的情緒,中英文各4種錄音錄影。
-
07字體感官計畫
文字課程再回到視覺,但文字不只是文字,也可以是圖案、圖像。運用各種英文不同字體的風格,運用字母視覺特徵所展現出不同的輪廓形象,試著拼出帶有情緒的自畫像。
-
08我的學生證
讓學生感受編排設計中,圖與背景之間的關係。準備好不同顏色的色紙,色紙本身正反面不同顏色的更好使用。讓學生在短時間內體驗三個小活動,第一個活動先讓學生自由剪裁擺出自由的圖形。第二個活動讓學生使用第一個活動剩下的色紙擺出比原本更小的面積,不限圖形。第三個活動讓學生擺出平常吃的便當編排。最後的重頭戲,運用剛剛遊戲的主旨,再讓學生試著去改變自己的學生證,可以如何運用色塊和背景空間,去做出最適合的閱讀畫面。
-
09並置小宇宙
先讓學生準備好自己的攝影照片,試著練習幾組前幾堂課喜歡的字母造型與不同影像並置,創造閱讀的連續性。可以在微軟簡報或是Google slide的電子檔製作,尋找攝影影像可以銜接字母造型的構圖方式。影像可隨興放大縮小,甚至是旋轉、跨頁,除了造型輪廓之外,也可以提醒學生注意觀察不同質感與視角的表現,讓閱讀視覺的節奏開始產生非尋常的變化。
-
10造型的連續
一種視覺連結的練習,類似梅式圈效應,讓學生察覺照片中字體和影像的互動,從這個元素到另外一個元素的流暢性,可選擇跨長頁設計,讓視角可上可下。
-
11說故事的扇形摺頁
揭露攝影的造型,而非做成一本攝影書。也記得讓學生反思此活動的視覺連結與外面一般書籍設計的差別?什麼時候適合使用這樣的構圖?反思我們是不是常常在整理資料時,直接留一個框框或表格將篩選過的照片老實的放進去,沒有去思考圖片影像與周遭留白和字體之間的視覺關係。
-
12我的情緒小書線上展
我的情緒小書線上展 運用miro平台介面的特色,作為家齊藝廊展覽或是放置在個人IG等線上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