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閱讀安妮新聞第二期中介紹的主題「推測生物學」後,想像並繪畫創作出-未來地球假想生物。
從安妮新聞第三期當中一篇「來蓋秘密基地吧」作為出發,讓孩子使用簡單的廢材、紙角鋼、樹枝等多媒材,讓孩子們各自組成建築團隊,從建築設計的討論開始,到圖稿完成、選材、成品組立,一步步合作去完成他們的秘密基地,並且將成品用自己的語言,介紹給全班同學,讓大家共同分享心中的夢想。
以安妮新聞第五期報紙封面,閱讀ARCHITECTURE 第四頁文章,認識色彩可以改變空間。
配合各期報紙內容,進行圖文創作,期末集結成冊,建構完整知識地圖。
整體課程以「傳達與溝通」為主題,體會不使用聲音及文字的方式來做訊息的傳達。
讓學生學習到除中國甲骨文外的象形文字,並練習自行設計自己專屬的情緒符號貼圖。
以主題「顏色」來做課程設計,讓學生具有色彩概念,以利日後探索藝術領域。
從象形文字到表情符號入手,認識中文書法字體的演變及各各字體的特色。
藉由安妮新聞報的編排與色彩了解色票的功能並發現舒服的色彩跟彩度及明度有關。
以第 2 期報紙引導學生生物的多樣性與演化過程,集體創作出深海裡的神祕生物。
介紹美感智能報紙的獨特性及趣味性,讓學生繪製專屬自己的主題報導創作。
以尋找關鍵字的方式,進行文章共讀。海報設計是課程重點。
在學習的過程中,加上許多非教科書的知識,讓孩子們邊玩邊學。
這次讀報的目標設定,讓學生閱讀大量訊息,並找出學習單上的答案。
本學期以【LOOK-WHY-ACTION】的步驟,力追求將文本上的知識應用實生活中,貫穿學期的所有課程。
每位學生閱讀第三期的安妮新聞,依喜好的主題重新組成新組別,組員間分享彼此想法做成分享紀錄,各組整合所有成果與全班做分享,最後教師統整所有組別可供運用的概念以作為建築之旅單元的先備知識。
以建築之旅單元的簡報開始,接著介紹各種人類因地理環境選用不同建築材料所蓋成的各式房子,讓學生小組成員共同討論如何設計帳篷的圖案和顏色並用竹籤和橡皮筋搭出帳篷的支架,設計出達到老師「既堅固、合需求又美觀」的帳篷。
藉由美感智能閱讀之下相輔相成,以閱讀、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對於報紙的相關問題、色彩的感知以及用色之間的方法。
本次「安妮新聞」的課程活動, 主要是安排在這學期自然與生活科技第三單元「岩石與礦物」單元中的「地震與防災」、「岩石、礦物與土壤」相關課程活動。 孩子們將閱讀的文章摘出重點並轉化為心智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