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質感的發現與紙質的混搭之美

核心概念
  • 藉由筆記書實作,尋找適合的質感作為搭配,學會使用質感來創造美。
美感知能
  • 發現質感的特色與差異。

課程概說

透過教師收集多種質感材料,製作成「多種材質教具箱」,讓學生實際觸摸發現質感, 對質感有基本體認,而再藉由教師製作「紙樣材質教具板」,可讓學生觀察、觸摸、搭配體驗, 再次加強學生對質感的認知,經由第一本筆記本的製作,從封面裝飾、封面紙、內頁紙、線材等多種不同質感的選擇,了解質感的搭配,再透過同學間的討論及發表、老師的指導,讓同學對於質感的搭配有更深層的瞭解。依據第一次的經驗,以 2 本為一套 的設計原則,選出更適合的質感搭配,製作出第 2 本筆記本,以熟練質感的混搭搭配。最後進行觀摩、分享、教師總結、各種質感筆記本及物品欣賞,讓學生了解關於質感的更多可能性、更佳的搭配及 更深的體認,進而達到質的提升、美的呈現。

美感預期成果

  1. 透過「多種材質教具箱」的觸摸、感覺與描述,可讓學生發現質感的特色與差異。
  2. 經由「紙樣材質教具板」、「封面紙樣袋」、「吊掛式線材」的視覺與觸覺感受,發現紙與線不同質感搭配後的美。
  3. 藉由以 2 本為一套的筆記書實作,尋找適合的質感作為搭配,學會使用質感來創造美
  4. 透過質感發現課程的學習,提升學生的美感經驗及創造美的能力。

教師課後省思

  1. 透過第一節課「多種材質教具箱」的探索,讓同學們能理解「質感」是什麼,一開始同學們毫無頭緒不知如何分類,但給予標示牌後,同學們就能立即做類別區分。
  2. 在紙張與線材購買來源有限的考量下,提供 40 種的紙張與 10 種的線材給予選擇,一開始很多同學們會以顏色作為喜好依據,或是只選擇特殊質感的紙張,但在裝飾做好後搭配 「紙樣材質教具版」挑選封面紙,透過比比看、放放看的方式,慢慢能找到適合的紙張而非喜歡的紙張;另外很有趣的觀察是女孩們多數選擇的紙張較為樸素或調和的風格,而有部分男孩會較大膽選擇閃亮的雷射卡或是電鍍紙。
  3. 在這個課程當中除了質感搭配,也關係到了色彩與構成,有了上學期的色彩基礎,下學期更適合實行本課程,而透過製作屬於自己的筆記本,同學們很用心在設計裝飾以及搭配紙 張與線材,同學們完成作品後很有成就感也很期待將筆記本拿來做使用,是非常值得再次執行的教案。
課程規劃
  • 01
    質~要你發現

    透過教具觸摸、感覺與描述多種材料質感的發現,並記錄在學習 單中。

  • 02
    紙~讓你有感

    觀察紙樣,透過視覺與觸覺認識紙的光滑、粗糙、溫度、紋理等, 並描述所發現不同的質感,選擇、搭配、製作封面裝飾。

  • 03
    紙與質的美好相遇

    藉由生活環境中對質感的美好經驗,以封面裝飾來選擇封面紙、 內頁紙、線材等多種的質感搭配,進行初次體驗。

  • 04
    交換美的想法

    各組選出好的質感搭配筆記本 2 本,由學生發表搭配 的想法並 進行討論、分享,思考是否有更美的質感搭配方式。

  • 05
    紙與質的完美結合

    藉由討論彼此初階的筆記本質感搭配,激勵同學 對於質感搭配 的美感的提升後,再進行封面紙、內頁紙、線材、封面裝飾等多 種質感搭配的深入體驗。

  • 06
    呈現美的質感

    呈現 2 本為一套的筆記本,相互觀摩、進行分享,教 師進行總 結,補充欣賞非紙類質感的筆記本以及各種質感物品的欣賞。

吳俞青
臺中市立四箴國民中學 教師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