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漆藝,是臺中地區的傳統技藝。然而,中部地區學子對於漆藝,大部分是陌生的。 運用美感教育啟發學生對於生活中的美感進行審視,並能運用美的形式原理以及鑑賞藝術品的四步驟,先分析漆藝作品在質感以及色彩上的特色,並透過「蒔繪」實作課程,了解漆藝作品中 「色漆」的色彩屬性,並運用色彩的得宜搭配(如:黑底金漆、黑底紅漆...),來呈現具有美感的漆藝作品。將這些蒔繪的漆藝作品運用在生活用品中,例如:漆碗、漆筷、髮簪,然後觀察這些物件的加入生活後,說出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美感預期成果
- 學生能因為課程,了解家鄉傳統美學
- 學生能透過課程知道如何鑑賞漆藝之美
- 學生能透過實際製作漆藝,了解「美」堆疊的歷程,並能運用「色彩計畫」手法,製作具有美感的漆藝作品。
教師課後省思
台灣社會對於「漆」的接觸與認識比較不普及,藉由美感教育的課程,接觸漆藝,並且結合食器 (例如:湯匙、叉子),
學生對於生活用品與藝術的結合有實際體驗,可以增添生活趣味與美感藝術的認識。
課程規劃
-
01認識台灣漆藝的歷史
透過資料收集,並分組報告,知道漆藝的歷史以及美感表現方法
-
02以漆藝中「蒔繪」作品,分析漆藝作品色彩屬性
分析漆藝作品中色彩的明度、彩度、以及色相。並探 討好的漆藝作品色彩配置原則。(如:黑底紅漆、黑底金漆...)
-
03繪製漆藝作品圖稿,並對於色彩做「色彩計畫」
教師指導學生繪製草圖,並運用漆藝技法,將圖稿描繪至漆板上。(繪圖–複寫紙描搞至漆板上–上鋁粉顯 影–於草稿紙上完成色彩計畫)
-
04體驗漆藝中的「蒔繪」製作(1)
運用色漆繪製作品,並了解為了不讓色漆互相混和,留「水線」的製作技巧。
比較東方水墨繪畫技法中的「留水線」技法,並討論運用在藝術創作時,必須使用的原因異同之處。 -
05體驗漆藝中的「蒔繪」製作(2)
運用色漆繪製作品,並了解蒔繪技法中「暈金」的製 作技巧。討論「暈金」技法產生的美感以及在作品中 運用在何處。比較現代生活中常見的彩繪作品,如: 塗鴉藝術、噴漆、馬賽克...,在質感及色彩的表現上有何差異。
-
06美感審理
將同學作品匯集,請學生依據美的形式原理以及美的批判四步驟,品評同學作品中呈現的漆藝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