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從挑選一個喜歡的顏色,包裝乾燥花開始,讓他們發現自己覺得好看的顏色未必是適合的色彩,顏色的搭配其實有其目的性。而造成這不合適的原因,第一個可能就是彩度發揮的作用。
接著,藉由自然界的保護色與警戒色,探討類似配色與對比配色的視覺感受,再加入色彩意象的探索;透過這些活動,讓學生自己能歸納出配色的規準。
最後再於修改花束的包裝中驗證,期待學生能思考何為主、何為輔?而包裝不該喧賓奪主,並再次檢視自己用色的準則,而隨著物件增加,學著多花一些心思思索,試著理解並運用色彩之間的關連性,能讓顏色的使用多而不亂,營造有整體感的畫面。
美感預期成果
學校圖書館重新設計後有了一個很美的名字及空間叫做"綠博館"視覺課完成的作品都會在館內呈現展出,每次的美感課完成的作品也一定會跟空間結合做展出很受好評。
教師課後省思
有操作技巧的實施,時間上都需要多個3-4節課,因為每位學生的狀況都不同。
課程規劃
-
01發現目標(一)
選一張喜歡的顏色,包裝乾燥花束。
-
02發現目標(二)
延續上周,完成花束並分組觀摩。
-
03發現彩度
發現生活中的 NG 用色,探討如何重新配色。
-
04發現配色種類與色彩意象
延續上週課程 觀察出類似色與對比色的配色目的
並觀察各式生活用品的用色,感受色彩的聯想 -
05發現風格(一)
讓學生思考包裝的目地和意義,修改第一節的花束配色並加上白色襯紙襯托顏色。並改變花束包裝的方法,多點蓬鬆的層次,即韓式花束捧花的包裝。
-
06發現風格(二)
將完成包裝的花束挑選適合的緞帶裝飾,再思考給予花束一個適合的形容詞,即為風格的表現。
-
07發現整體感
完成花束並互相觀摩分享,讓學生思考色彩的整體感如何營造。